查看: 196|回复: 1

《游艺黑白(全四册)》 焦元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艺术 
41llsswHJ6L.jpg          

书名:游艺黑白(全四册)
作者:焦元溥
分类:艺术 钢琴 音乐
ISBN:9787559821034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访谈的形式书写音乐史,梳理二十世纪至今的钢琴演奏史、学派与风格变化、重要名家传承、诠释与演奏观点,兼及重要作曲家与乐曲,形成透古通今、纵横交错、迭代更新、交融杂陈的迷人景观。作者对许多钢琴家的追踪和访谈长达三五年到十年不等,碰撞交流过程中呈现出罕见的深度、广度、密度、高度,钢琴家们敞开心扉、巨细靡遗、畅所欲言,甚至主动参与问题设计与内容讨论,多次来回修订,每一篇均可视为钢琴家的口述自传。

全书共四册,计107万字,收录106篇访问,是焦元溥耗时20年,追踪世界108位钢琴家、109位音乐家的访问实录,聚焦的钢琴家来自各学派、文化、地域、种族、年代,代表了当今钢琴演奏领域的最高水准,为了尽可能呈现多元面貌,作者还访问了数位古钢琴名家。在编排上,一至四册整体而言以钢琴家出生年排序,第一、二册大致以学派或地域划分章节,第三、四册则渐渐走向个人化。

第一册(1912-1944)

钢琴的出现,带来音乐创作天翻地覆的改变。它是表现性能最强、和作曲家互动最频繁的乐器。它要求对音乐最全面的理解与掌握,也拥有最广泛多元的曲目。因此,要成为钢琴家,必须也得是学者、音乐家、艺术家与运动员,甚至还是哲学家与时空旅人。

收录在第一册的钢琴名家,多是各演奏学派的重要传人、赫赫有名的大师与国际赛事获奖者,更是二十世纪音乐史不可或缺的要角。他们是时代的见证,受教于昔日钢琴巨擘,又在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钢琴学派的演变与发展。贾尼斯是美苏冷战中音乐外交的代表人物,本书访问是他首度透露相关细节;史兰倩丝卡学承多方,甚至与拉赫曼玛尼诺夫请益,经历尤其特殊;三位亚洲钢琴大师——傅聪、殷承宗、王青云——的人生故事,更是令我们在细细品味钢琴艺术之外,感慨世事多艰,莫测难言。

第二册(1944-1953)

收录于第二册的钢琴家,除了科瓦切维奇,皆出生于1944至1953这十年之间,在相似的大时代背景中成长。这是世界大战结束,美苏成为超级强权,世界秩序重组的时代,也是百废待举,从断垣残壁重新出发,求新也求变的时代。大环境如此,钢琴家也反映世局,悲欢离合、幸运无奈,都在音乐里细说从头。

名家辈出的德国钢琴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何销声匿迹?作为战后德国唯一享有持续国际名声的钢琴家,奥皮兹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得故事?英国为何长期没有培育出自己的钢琴家与作曲家?本册唯一的英国钢琴家多诺霍,将娓娓道出自己对于英国钢琴传统的理解。白建宇夫妇险遭朝鲜特工绑架,曾是昔日欧洲各报头条;陈必先含辛茹苦的学琴过程,或许更令人讶异与震撼。“匈牙利三杰”的访问承接了第一册中桑多尔和瓦萨里的艺术理念,群星闪耀的俄国钢琴家则在这动荡不安的十年里各自面对不同的人生际遇,荣耀有时,痛憾有时。

第三册(1954-1965)

随着国际交通往来频繁,音乐学习与交流愈来愈普遍,学派与地域特色也就愈来愈不显著。第三册内容仍大致由地域分类,但访问内容愈来愈个人化,读者将自此看到学派影响如何变化消长,反思学派的定义与意义。

本册独立成章的齐默尔曼与波格雷里奇两篇独家访谈,前者为齐默尔曼近三十年来唯一长篇专访,后者先后访问跨度长达十年,被波格雷里奇收入个人官方资料,成为他独有的“传记”。所谓“音乐见天地,一人一世界”,正是对两位大师最好的注解。

本册中同样追踪访谈超过十年的钢琴家还有邓泰山、霍夫、巴维杰与齐柏丝坦,他们或是来自东南亚的山野,以赤子之心琢磨出缤纷灿烂的音色,在孤独中解读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秘密;或是多才多艺,在钢琴演奏之外,于文学艺术亦深有造诣;或是大器晚成,在访问中见证演奏事业的起步与辉煌……

第四册(1968-1990)

主观而言,钢琴家的成长与教育背景,自然和其艺术与人生息息相关。然而无论就风格或曲目,收录于本册的钢琴家,整体而言较前辈展现出更大的融合性,学派与地域对其演奏风格的影响也愈来愈淡。这也代表了钢琴演奏发展至今的趋势之一:不同的传统不再是分界或桎梏,而是可以彼此借鉴与吸收的宝藏。

如毕业于巴黎高等音乐学院的塔霍,现在的技巧概念却得益于俄国大师索科洛夫;当今俄国钢琴学派的顶尖代表贝瑞佐夫斯基,却相当欣赏传统法式“似珍珠的”演奏;横山幸雄与列夫席兹,曲目广到惊人,学派背景对他们而言,像是遥远的过去。还有像费尔纳与弗格特这样曲目多以自身文化为主的钢琴家,但他们的诠释角度也更面向世界……

至本册第二部分,更收录了更年轻的、比例极高的亚洲钢琴家访问。亚洲有属于自己的欣赏角度与聆听观点,我们更该有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并非要扭曲西方经典音乐,或恣意比附解释,而是在努力深入了解后,以我们的文化丰富古典音乐的内涵,为这门艺术开创更宽广的表现可能,探索更深邃的精神层次。他们代表了古典音乐的现在,也将成为这部正在发生的古典音乐史的未来。

作者简介

焦元溥

1978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国际关系学士、美国弗莱彻学院(Fletcher School)法律与外交硕士、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乐学博士,大英图书馆爱迪生研究员。十五岁起于杂志报章发表文字作品,涵盖乐曲研究、诠释讨论、音乐家访问、国际大赛报道、文学创作、翻译与剧本改编。著有《听见肖邦》《乐之本事》与《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中、日文版)等专著十余种。也担任肖邦(2010)、德彪西(2012)钢琴音乐节艺术总监与台湾爱乐“焦点讲座”策划。同时也是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制作并主讲有“看理想”音频节目:“焦享乐:古典音乐入门指南”与“焦享乐:一听就懂的古典音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艺黑白(全四册)》是一部由焦元溥撰写的关于世界钢琴家的访谈录,涵盖了106篇访谈,全书达到107万字,是作者耗时20年追踪采访108位钢琴家及109位音乐家所得到的成果。书中不仅聚焦了来自不同学派、文化、地域、种族和年代的顶级钢琴家们,还特别访问了古钢琴名家以呈现音乐的多元面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点评:

1. 深度与广度:
    - 书中收录的访谈覆盖了广泛的钢琴家,包括不同的学派和风格,大到历史悠久的音乐流派,小到地域性的音乐特色,都有所涉猎。
    - 访谈内容深入,不仅关注演奏技巧,还触及了音乐理论、演奏心路历程以及音乐家的个人生活,为读者提供了较为全方位的音乐人文景观。

2. 二十世纪至今:
    - 书中通过对钢琴家的访谈,勾勒出二十世纪至今钢琴演奏史的脉络。通过一手资料,读者能够感知到各个时代钢琴演奏风格的变迁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 对于学派变化及重要名家传承的讨论,使得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演奏技法的发展,还记录了音乐思想和审美趣味的迭代更新。

3. 访谈实录:
    - 作者直接对话世界级钢琴家,获取第一手资料,这些珍贵的访谈实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每一位钢琴家的访谈都可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合在一起便构成了钢琴音乐界的一个缩影。

4. 文化交融:
    - 书中不仅限于西方古典音乐的传统视角,还关注了非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钢琴演奏艺术,体现了音乐文化的全球性和交流融合的趋势。

5. 时间跨度:
    - 作者耗费了20年的时间来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这种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使得书中的内容更加深刻。

6. 人物多样:
    - 被访谈的钢琴家来自不同的年代,代表着各自时代的最高水准,展现了钢琴演奏领域的多年龄段风貌。

7. 学术价值:
    - 作为一部资料性强的著作,它对于专业音乐研究者、学者或钢琴教育者来说是一座宝库。

8. 可读性强:
    - 即便是对于普通音乐爱好者,作者以访谈形式构建的叙述也足够引人入胜,易于阅读和理解。

此外,考虑到读者可能存在的需求,以下是一些阅读建议:

- 在阅读本书时,可以结合个人喜好的音乐家或流派来选择先阅读哪一部分,无需按照目录顺序逐一阅读。
- 鉴于书中信息量大,读者可能需要反复阅读并做笔记以便更好地消化内容。
- 对于想要更深入了解特定钢琴家或乐曲的读者,可以将本书作为起点,进一步探索相关的音乐作品和历史背景。

总结来说,《游艺黑白(全四册)》以其全面而深入的访谈内容,卓越的学术价值和良好的可读性,成为了音乐领域不可多得的资料宝库。它不仅记录了钢琴演奏艺术的演变,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人们可以一窥那些才华横溢的钢琴家们的艺术生涯和心灵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