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回复: 1

《困学纪闻注》 王应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41TygxSxenL.jpg          

书名:困学纪闻注
作者:王应麟
分类:历史
ISBN:9787101093384      

内容简介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所撰札记考证性质的学术专著,内容涉及到传统学术的各个方面,其中以论述经学为重点。全书包括说经,八卷。内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春秋》、《公羊》、《孝经》、《孟子》,小学、经总等;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 诗文三卷。杂识-卷。作者-生博洽多闻,有宋一代诸儒罕与其伦比,学术渊源虽亦出自朱熹,但对朱子之舛误却敢于辨证,并不为师门所讳,坚持门户之见。如《论语注》“不舍昼夜”“舍”字之音;《孟子注》“曹交曹君之弟”及谓《大戴礼》为郑康成注之类,皆考辨是非,不阿附朱子观点。《四库全书总目》称赞曰:“盖学问既深,意气自平。能知汉唐诸儒本本原原。、具有根柢。未可妄诋以空言。又能知洛,闽诸儒亦非全无心得,未可概视为□陋。故能兼收并取,绝无党同伐异之私。所考率切实可据,良有由也。”翁元圻注此书序称:“《纪闻》一书,盖晚年所著也。先生博极群书,入元后寓居甬上,足迹不下楼者凡三十年,益沈潜先儒之说而贯通之。于汉唐则取其核,于两宋则取其纯,不主一说,不名一家,而实集谣儒之大成。”书行以后,后世儒者均深以为重。人清,阎若璩、全祖望、程瑶田、何焯、钱大昕、屠继绪、万希槐七人为其作笺注,世称“七笺本”,后翁元圻更为作详注,称《翁注困学纪闻》。伟本甚多,主要有明弘治刊本,清乾隆间祁门马氏刊阎笺本,桐乡汪氏刊何笺本,金氏刊七笺本及《四部备要》本等。

《困学纪闻》一书博涉经史子集,展示了其精湛的考据学功力,确立了该书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作者王应麟一生著述宏富,除《困学纪闻》外,还有《汉艺文志考证》、《汉制考》、《玉海》、《集解周书王会篇》、《词学指南》等二十余种著作,约六百多卷。

作者简介

王应麟(1223年-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庆元府鄞县人(今浙江鄞县)是南宋末年的政治人物和经史学者以及文字学家。其父王㧑是楼昉学生,曾任温州知州。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年)七月十九日王应麟出生于鄞县,从小受其培养教育,淳祐元年(1241年)进士,21岁在衢州任主薄,受到程朱学派王野、真德秀等人影响,任官同时勤于读经史,宝祐四年考上博学宏词科,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时蒙古入侵,内有权臣丁大全、贾似道等主政,他曾上书论边防和批判当时政治。宋亡后(1276年)他在家乡隐居讲述经史二十年。宋亡后不出。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六月十二日卒。 其著作学甚多且学术价值甚高,到清朝时才开始较为人所重视,其中《玉海》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为其准备博学宏词考试时所整理的。《困学纪闻》是笔记类的著作,集合其大量经史研究的心得成果。《汉制考》为历史著作。《通鉴地理通释》是历史地理学的著作。《小学绀珠》则是关于文字学的著作。另有人说其亦为三字经、百家姓之作者[1],但并无足够之证据可供考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的普及性
《困学   - 面向大众:这套书籍不仅仅面向物理学爱好者,即使是对物理一无所知的读者也能够轻松阅读并从中学到知识。
纪闻注》是南宋学者王应麟的学术专著,该作品集其   - 破除偏见:通过趣味性的科普,帮助读者打破对物理学枯燥无味的偏见,增加科学知识的普及率。
广博学识与深厚功力于一体,涉及传统学术的各个方面,尤其以经学的论述为重点。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精彩部分的点评:

6. 实用性的融合
   - 理论与实践:书中不仅介绍了理论知识,还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读者能够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1. 经学考证精深:在《困学纪闻》中,王应麟对《易经》、《尚书》、《诗经》等多部经典文献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注解。   - 解决问题:通过解答实际问题,书中展示了物理学的实用价值,鼓励读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7. 互动平台的建设
他的研究方法严谨,不仅重视文字的表面意义,更注重挖掘深层的哲学和思想内涵。

2.   - 线上平台:依托中科院物理所官方公众号,形成了一个活跃的线上科普平台,为读者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空间。
质疑朱子不阿:王应麟虽学术渊源有所出自朱熹,但并非对朱子学派的观点一味接受。   - 持续更新:线上平台的持续更新保证了科普内容的时效性和动态性,使得读者能够及时获取最新的科学信息。

8. 教育的意义
他敢于指出朱熹等人的舛误,例如在《论语注》和《孟子注》中便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考辨是非。
   - 启发思考:书中的内容能够启发读者思考,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3. 学科涵盖广泛:书中不仅包括经学,还涉及天道、地理、诸子学说,以及史学和文学评论,内容广博,   - 教育引导:适合作为教育辅导材料,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找到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显示了作者宽广的知识视野和深厚的学识底蕴。

4. 坚持学术公正:王应麟在作品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学术公正性,他能欣赏汉唐诸儒学问的本原,总的来说,《中科院物理所趣味科普三部曲》以其独特的科普方式,将物理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和教育意义完美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学习体验。这不仅仅是一套科普书籍,更是一个激发好奇心、培养科学素养的平台。读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物理学知识,同时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的欲望。同时也看到洛闽诸儒的心得,并不一概而论。

5.无论是对于学生、科普爱好者还是一般读者,这套书籍都是一份难得的科普读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