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6|回复: 1

《三十六陂烟水》 刘荒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33316231.jpg          

书名:三十六陂烟水
作者:刘荒田
分类:文学
ISBN:9787533955427      

内容简介

《三十六陂烟水》为美籍华人作家刘荒田散文精选集,

书名出自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共分三辑,第一辑“落日楼头”,抒写海外人生;第二辑“白头想见江南”,描摹故国所忆所见所感;第三辑“坐看云起时”,包括读书笔记和议论性文章。

作者刘荒田生长于“侨乡”台山,又在海外生活多年,思想沧桑、目光敏锐、笔触犀利。从唐人街的人生百态、新旧移民的悲欢歌哭到已老还乡的无限感慨,他的笔刻画出了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许多篇章既富情趣,又发人深省,饱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

作者简介

刘荒田,广东台山人,1980年从家乡移居美国。在旧金山一边打工,一边笔耕。已出版散文随笔集三十四种,诗集四种。现任旧金山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名誉会长。2009年,以《刘荒田美国笔记》一书获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最佳散文奖。2013年,获《世界华人周刊》、华人网络电视台所颁“2012年度世界华文成就奖”。2014年,获中国新移民文学研讨会所颁“杰出成就奖”。作品多次登载于《北京晚报》《读者》《青年文摘》等各类报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三十六陂烟水》--刘荒田笔下的文化碰撞

《三十六陂烟水》这部作品,作者刘荒田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一个美籍华人在异国他乡的心路历程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本书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一部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历史见证。

书中第一辑“落日楼头”,是作者海外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位身处异国的华人,他自称“边缘人”,这样的自我定位并非消极,而是深刻地体现了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中寻找自我定位的挣扎和不易。他将“现实、儿女、物质”与“根、记忆、汉字、故人、家山”放在天平的两端,形象地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拉锯战。此部分的文字充满了情感的张力,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一个游子面对文化差异时的迷茫与思索。

进而,第二辑“白头想见江南”,则是作者对故国的深情回望。江南,一地清水绿山,孕育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作者儿时的记忆。在回忆的笔触下,江南不仅仅是一处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与雅致。通过这一辑的叙述,读者仿佛可以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踏上那片雾气缭绕的烟水之地,体会那份跨越时空的乡愁。

第三辑“坐看云起时”,则更多地体现了作者对于读书与思考的执着。在对各种书籍的品读中,作者不仅分享了个人的阅读体验,更是将自己的感悟与公众议题相结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这些文字不局限于个人视角,它们折射出作者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三十六陂烟水》的精彩之处,在于其跨文化的视角与深邃的思想探索。刘荒田用他的笔,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世界,其中既有对传统的怀念,也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更有对文化身份的追问。这本书是作者心灵的映射,也是华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通过深入解读《三十六陂烟水》,不难发现刘荒田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思想深度。书中的每一辑都是作者心灵历程的一段旅程,通过对三个不同的层面—海外生活、故国回忆、深度思考—的剖析,我们可以触摸到一颗在东西方文化间摇摆的心灵,以及它所体验到的每一次震撼和顿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