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回复: 1

《业余者说》 王人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化 社会 随笔 
21O4zsfL6qL.jpg          

书名:业余者说
作者:王人博
分类:文化 社会 随笔
ISBN:9787559807625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答录的形式,呈现了王人博教授近年来在从事学术和教学之余的阅读和思考。所谓的业余者,既表明了作者的自谦,也是作者志趣的体现:业余并非专业的缺乏,而是专业之外的另一种抵达知识的可能,甚至是对专业的超越。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聆听鲁迅”“表达的技艺”“表 达的语境”“政制与国性”“江湖:一种理解中国的方法”,借助竹内好的眼光谈自己读鲁迅的心得,在东方主义的视野下谈张艺谋的电影,从语境意识出发强调在思考中国时的内在立场。

现代性带来了学科之间的严格分野,专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结果一方面使每一门学问都成了科学,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筑起一堵堵厚墙,各自都自觉把智慧的触角龟缩在墙内,对墙外的任何事物都克制好奇心,并保持着一种专业的冷漠。

“业余者”在严格分工的语境里并不是个好词,带有“门外汉”的贬义,但在知识分子意义上,“业余者”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除了忠于自己因读书而获得的智识之外,任何立场都与他无关。“业余者”的信条是:“自己就是自己,没有代表也不代表任何人。”

作者简介

王人博,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中国法学家少有的深具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学者。

主要著作有:

《法治论》(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

《权利论》

《孤独的敏感者》

《法的中国性》(中纪委2014年度推荐图书,凤凰网2014年度十大好书,《法制日报》2014年度十大法治图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业余者说》这本书由王人博教授撰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吸引了广泛的读者关注。本书以问答形式呈现,围绕作者在学术与教学之余的阅读与思考展开,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文化、艺术、政治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批判精神。下面将详细点评这本书的精彩部分:

1. 聆听鲁迅:
   - 通过对竹内好的研究观点的借用,王人博教授提供了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深入解读。
   - 这一部分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厚理解,也体现了其在文学评论方面的独到见解。
   - 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关于如何从不同文化视角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上的启示。

2. 表达的技艺:
   - 此板块专注于艺术表达方式的探讨,特别是在东方主义视野下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
   - 王人博教授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来探讨更广泛的文化和政治语境。
   - 这一分析不仅限于电影本身,还扩展到了文化表达的更广泛意义和影响。

3. 表达的语境:
   - 书中特别强调语境意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思考中国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时。
   - 这一部分有效地说明了内在立场在学术研究和日常理解中的作用。
   - 通过强调语境,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复杂但也更丰富的理解和评价中国及全球事务的框架。

4. 政制与国性:
   - 在探讨政治体制与国家特性的关系时,王人博展示了其深厚的法学背景和理论洞察能力。
   - 这一章节不仅对法律学者有启发,对所有关心国家治理和法律实际影响的读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5. 江湖:
   - 通过“江湖”这一独特视角,作者提供了理解中国的另一种方式。
   - 这一部分涉及到宽泛的社会文化现象和人际关系,揭示了中国社会运作的深层逻辑。

总的来说,对于希望从多角度理解和深入探讨中国以及全球化时代中的文化、政治现象的读者来说,《业余者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学者和业余者都能从中获得知识和启发,特别是其跨学科的视角和深刻的文化洞察,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和讨论复杂社会现象的新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