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回复: 1

《中华二千年史(套装共3册)》 邓之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历史 
31cqw2PPmcL.jpg          

书名:中华二千年史(套装共3册)
作者:邓之诚
分类:中国 历史
ISBN:9787506068536      

内容简介

本书包含《中华二千年史(上册)》、《中华二千年史(中册)》、《中华二千年史(下册)》共三册。《中华二千年史(套装共3册)》上起秦汉,下迄清末民初,为邓之诚先生在燕大和北大授课讲义的基础上删订而成,前后费时十六七年,所谓“壮年经始,晚幸观成”,在坊间各家通史中一向以史料宏富、叙述赅博著称。《中华二千年史(套装共3册)》的编纂肇自1917年,蔡元培先生手自编订条例,以时代为经,略依纪事本末体例,举凡王权递嬗、政治沿革、民族消长,乃至历代重要史实及人物、地理官制、学术源流、文学艺术、风俗掌故,首重正史,兼取政书、杂史,以求全面、完整地反映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变迁。原书1933年由商务印书馆编入“大学丛书”;1956年由中华书局再版。此次重印,我们除了将原书五卷九册合编为上、中、下三册,将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还加了汉语规范标点,以便于当今读者使用

作者简介

邓之诚(1887—1960),字文如,号明斋,近代国学大师,尤以著中国通史名世。原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祖籍江宁,曾就读于成都外国语学校、云南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滇报》编辑。自1917年入教育部国史编纂处,历时十六七年,“壮年经始,晚幸观成”,终于以一己之力著成《中华二千年史》,在各家著述中最称宏富。另有《骨董琐记全编》《清诗纪事》等行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二千年史(套装共3册)》是邓之诚先生基于教学需要而创作的一部历史巨著,它不仅因其内容的丰富和体系的完整受到广泛认可,还在于作者独特的史学视角和方法论。具体分析如下:

1. 历史叙述的完整性
   - 历史时期全覆盖:邓之诚先生的这部作品从秦朝的统一讲述至清朝的灭亡,涵盖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
   - 历史细节的丰富性:书中不仅包括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还有制度、学术、文学、风俗、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使得全书内容翔实,信息量大。

2. 编纂体例的创新性
   - 融合多种史书体裁:《中华二千年史》将纪事本末体、编年体、纪传体、章节体等多种史书体裁融合在一起,其中以纪事本末体为主干。
   - 结合图表辅助:在文字叙述之外,通过辅以图表,使得历史事件和复杂的历史关系变得更加清晰易懂。

3. 作者的史学思想
   - 独到的历史观点:邓之诚先生在书中融入了自己的史学思想,对历史事件进行了个性化的评论和解读。
   - 严谨的史料考证:作者在撰写过程中注重史料的搜集与考证,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面貌。

4. 书籍的实用性
   - 大学教科书的定位:起初作为《中国通史》的教材出现,后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其教育意义和学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 适合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无论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还是对历史有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所需的历史知识和学术信息。

5. 文学与历史的结合
   - 文学性的引入:在保证历史学严谨性的同时,书中不乏文学性的描述,增强了历史的生动性和阅读的趣味性。
   - 风俗宗教的描绘:除了硬历史事件,作者还关注历代的风俗和宗教信仰,使作品更具文化内涵。

6. 客观公正的态度
   - 平衡的视角:在对待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上,作者力求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
   - 深入的剖析: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行为动机,作者尽可能进行深入的剖析,而非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

7. 书籍的影响力
   - 高豆瓣评分:此书在豆瓣上的评分为8.1分,其中有60%的读者给出了4星及以上的高分评价。
   - 学术价值的认可:多年来,该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影响力深远。
  
综上所述,《中华二千年史(套装共3册)》之所以称得上精彩,是因为它在内容的全面性、体例的创新性、史学思想的深度以及文学与历史的有效结合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其特色与优势。同时,这部作品也因其严肃的学术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历史观念,在学术界和普通读者中有着较高的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