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回复: 1

《残酷剧场》 伊恩・布鲁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化 艺术 
31UZhW4+fJL.jpg          

书名:残酷剧场
作者:伊恩・布鲁玛
分类:文化 艺术
ISBN:9787547736500      

内容简介

理想国译丛042

“全球顶尖思想家”写给残酷世界的理性建言

直面人性与历史的暗黑时刻,深入探究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

二十世纪的强权与战火又催生了怎样的艺术花朵?

《残酷剧场》是伊恩·布鲁玛多年来在《纽约书评》发表的艺文评论和历史散文精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各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和种族灭绝。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邪恶的纳粹,只等着适当时机爆发。伊恩·布鲁玛则想问:究竟是什么让人类如此残暴不仁?民族?国家?信仰?理想?或只为了满足变态快感?为了追根究底,布鲁玛带领读者探索纳粹的宣传影片、德国占领下的巴黎、犹太人的命运、被盟军炸成废墟的柏林、争议不断的《安妮日记》、珍珠港事变、神风特攻队、堕落艺术、冷战下的东德、巴以冲突、战后的日本的前卫艺术等等,从电影、文学、绘画、音乐、剧场、舞蹈的表现中,重回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场以及战后重建的世界,试图找出答案。

艺术家为了回应强权的压迫与残酷的现实,在作品中揭露文明行为背后的黑暗面,直视人性中邪恶的冲动。赫尔佐格、法斯宾德、马克斯·贝克曼、乔治·格罗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大卫·鲍伊、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岛渚、村上隆、克鲁伯等,都试图探究人类处境的深渊,从中开出艺术的花朵。布鲁玛从不同的人物切入战争,结合对作品的分析、对历史的洞察,辅以敏锐的美学判断,提供读者一个理解人类当前处境的面向,让我们对生活中所见之美、暴力和残酷,有更深刻的体会。

★ 直视人性中的邪恶深渊,剖析暴力、残酷、权力与艺术的神秘联结。从电影、摄影、绘画,到文学、音乐和舞蹈,谈论备受争议的纳粹导演莱妮·里芬施塔尔、德国新电影代表者法斯宾德、表现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马克斯·贝克曼、美国西部片精髓象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被称为“摇滚变色龙”的大卫·鲍伊等艺术家,到德布林、永井荷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文学家,见证他们如何回应强权与战争、对抗残酷的现实,最后从中开出艺术的花朵。

★ 以史实和理性,取代狂热与悲情,探讨20世纪影响全人类命运的战争与种族屠杀。本书从不同艺术家和烽火下的“普通人”的经历,切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柏林和巴黎的惨况、犹太大屠杀的悲剧、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攻击、《安妮日记》的争议、冷战下的东德、巴以冲突、美国帝国主义等,带领读者深入探索这些事件背后的权力机制与人性冲突,分析人们对20世纪动荡时代的历史认知与解读。

★ 从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到作品的时代精神,理解人类当前的处境与危机。布鲁玛不仅仅聚焦于“二战”,其关怀扩及今日世界的认同危机、找寻历史真相的无力感、底层社会的暴力、年轻世代的虚拟世界生活、当代新闻媒体怪象、亚洲国家经历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产生的迷惘等,重新赋予20世纪的经典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作品全新的时代意义。

★ 美国笔会“迪亚蒙斯坦—施皮尔福格尔艺术评论奖”(Diamonstein-Spielvogel Award)得奖作品。

作者简介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生于荷兰海牙。曾担任《远东经济评论》和《旁观者》杂志记者與《纽约书评》主编,为《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报刊撰写关于亚洲的政治和文化评论,并曾任教于牛津、哈佛、普林斯顿、格罗宁根等大学。现为纽约巴德学院保罗·威廉斯教席之民主、人权和新闻学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零年:1945现代世界诞生的时刻》《罪孽的报应:德国和日本的战争记忆》《创造日本:1853—1964》等。2008年被授予“伊拉斯谟奖”以表彰他“在欧洲对文化、社会或社会科学做出的重要贡献”,同年以其卓越的著作帮助美国读者理解亚洲的复杂性而获得“肖伦斯特新闻奖”。2008年和2010年被《外交政策》杂志选为“全球顶尖思想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评《残酷剧场》的亮点

《残酷剧场》这本书,集结了伊恩·布鲁玛历经多年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艺文评论和历史散文之精华,映射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各地那些不堪回首的屠杀与种族灭绝酷行。下面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深入剖析:

1. 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 书中将战争的历史事实与艺术作品中的虚构叙事巧妙融合,让读者在感受艺术的同时,对历史的惨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作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揭示了战争对人性影响的深远意义。
   - 这种跨领域融合的尝试,为理解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的深度。

2. 世界各地戏剧作品的深刻解析:
   - 书中不仅仅局限于西方的戏剧作品,而是将视野拓宽到全球范围,包括受战争影响深刻的亚洲和欧洲等地。
   - 分析了各地艺术作品如何描绘战争,以及这些描绘对当地人心灵的影响。
   - 通过比较各地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文化差异下的共通人性探讨。

3. 艺术、电影与战争阴影相交织:
   - 书中的电影分析部分透露了影像如何捕捉战争中的残酷,及其对人们情感和心理的复杂冲击。
   - 分析了战争题材电影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政治、历史因素。
   - 指出了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在塑造公众对战争认知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4. 精选散文的深度洞察:
   - 每篇散文都如同一次深入的历史旅行,带领读者探索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文化现象。
   - 散文中不仅论述了艺术和电影作品本身,还挖掘了作品背后的社会、政治背景。
   - 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使得复杂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和吸收。

5. 装帧与翻译的匠心独运:
   - 精装本的物理质感与视觉设计,提升了阅读过程的愉悦感,是对作者文字的恰当致敬。
   - 优秀的翻译使得荷文原著的魅力得以无损地传达给中文读者。
   - 周如怡的翻译手法保留了原文的文学美感,同时使文本更贴近中国读者的文化背景。

6. 人文关怀的强烈呼唤:
   - 全书洋溢着对人性、生命尊严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战争残酷的强烈控诉。
   - 通过反思战争对个体和集体的影响,呼吁人们对和平的珍视。
   - 强调了记忆的重要性,倡导以史为鉴,不忘记历史上的悲剧以避免重演。

7. 写作风格的别具一格:
   - 伊恩·布鲁玛的写作风格独特,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与艺术分析转化为流畅而引人入胜的文字。
   - 文章结构严谨,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读来令人信服。
   - 文字间的欧化语法构造,为中文读者提供了一场原汁原味的学术盛宴。

8. 出版理念的独特追求:
   - 出版社在出品这本书时,显然追求的是文化传播与学术交流的最高标准。
   - 书籍的出版响应了当前社会对历史文化认知的需求,满足了读者对于深度阅读的渴望。
   - 理想国译丛这一品牌意味着背后有着严格的编辑和选材标准,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此外,在选择下一本要阅读的书籍时,不妨考虑此书能带来的独特阅读体验和知识洞见。对于热爱历史和艺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探索文化与人性深渊的不二选择。

总的来说,《残酷剧场》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既沉重又充满启示的艺术历史长廊。每一页都是对过去的追忆与反思,对未来的期望与警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