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回复: 1

《罪与罚(作家榜经典文库)》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s30014169.jpg          

书名:罪与罚(作家榜经典文库)
作者: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分类:文学 经典
ISBN:9787533955168      

内容简介

至今,它仍是西方文艺青年的上等读物,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文学的灵魂。

——陈丹青

◆ 美剧犯罪类题材的起源,关于梦和潜意识的刻画以及“超人”理论启发了弗洛伊德和尼采

◆ 随书附赠“人物关系表”,移除阅读障碍

《罪与罚》是俄国文学的高峰,一份触目惊心的犯罪心理报告,是世所公认伟大的世界文学名著。

小说描述一个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因贫困被迫从法律系辍学,靠母亲和妹妹的接济艰难度日,他自命不凡地以为可以在这个黑暗的现实中充当审判官,于是杀死了一只社会害虫——放高利贷的当铺老板娘,慌乱之下又杀了对方的妹妹。

犯下这桩谋杀罪之后,他处在极其痛苦的矛盾之中,无法摆脱惊惧的心情。他试图说服自己杀了那个人是正义的,是他为了理想所作出的伟大努力,却不能平复自己的良心,最终他在妓女索尼娅的感召之下,选择了向警方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八年。不久索尼娅也到了那里,两人萌发了爱情,拉斯柯尔尼科夫获得了新生。

《罪与罚》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代表了俄国文学的最高水准。对现实和人性精准的把握和描写、对恩典和救赎深刻的理解与追求,使它超越文化国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作者简介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Dostoevsky(1821.11.11—1881.2.9)

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

1846年出版小说《穷人》,受到文学界好评

1849年因参加反农奴制活动被判死刑行刑前最后一刻改判流放西伯利亚

1859年回到圣彼得堡这十年确立了他不可动摇的基督教信仰

1857年与第一任妻子Maria结婚

七年后,Maria病逝

1866年,他遇见速记员Anna,两人于次年结婚

过了十五年被称为“神奇的年月”

1881年死于血管爆裂,当时正在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

代表作品

1846《穷人》

1861《被侮辱和被损害的》

1862《死屋手记》

1866《罪与罚》

1869《白痴》

1872《群魔》

1880《卡拉马佐夫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罪与罚》:心灵剖析的巅峰之作

《罪与罚》这部作品,由冯岳麟翻译,展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入人心的创作才华。拉斯柯尔尼科夫,这位饱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的穷大学生,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杀害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及其无辜的妹妹。小说的精彩部分在于它对主人公犯罪后心理变化的细腻刻画,以及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刻描绘。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既有着深刻的同情心,又有着自我毁灭的倾向。他认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能够超越道德和法律,然而罪行之后的内心挣扎和精神崩溃,展示了人性在善与恶之间的摇摆。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独特的心理洞察力,让读者深入到一个谋杀犯扭曲的内心世界,体验他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罪恶的厌恶交织的复杂情感。

书中的另一精彩之处是对于俄国社会阶层的鲜明对比。一边是贫穷与绝望驱使人们走向极端的行为,另一边则是贵族阶层的冷漠与虚伪,这种对比加深了小说的冲突和戏剧性。作者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造成的人性的扭曲。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融入了自己的宗教观和哲学思考。拉斯柯尔尼科夫最终在索尼娅的规劝下投案自首,并被判流放西伯利亚,这一转变不仅是他个人救赎的开始,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信仰与救赎的深刻认识。在这里,陀思妥耶夫斯基巧妙地用宗教情怀对抗了当时流行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展现了精神层面的较量。

《罪与罚》不仅是一部关于犯罪与惩罚的小说,更是一部灵魂深处的探索记。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一个人相信自己能超越常人的道德界限时,他的灵魂和理智会发生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他笔下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一份震撼人心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