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回复: 1

《4000年中国天文史》 让・马克・博奈・比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51i4WxdYAHL.jpg          

书名:4000年中国天文史
作者:让・马克・博奈・比多
分类:历史 天文
ISBN:9787521713527      

内容简介

天文学是个古老的基础学科,古人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认知的标准,观测星空更是人类迈出认识世界的重要一步。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就重视“观象授时”等天文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天文成就曾处于世界高峰,亦对之后全球的天文学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法国天体物理学家让-马克•博奈-比多的这本著作,通过回顾中国天文的历史及其科学贡献向中国天文学致敬。他带我们穿越回一个又一个朝代,踏上了中国天文4000年发展之旅。现代天文通过探测、定位和准确的记录这些瞬间的宇宙现象,可以更好地解释我们的宇宙,就像汉代的天文学家在2000多年前所做的那样。下一次仰望星空时,我们不仅看到的是闪烁的星光,更是古人的的智慧积累,这些是我们的历史,更是我们的国家宝藏。希望每一位读者对过去和未来充满好奇心和认知的渴望。

作者参与了计划于2021年发射的中法合作的SVOM(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太空望远镜项目,这也将是中法两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二次合作。《4000年中国天文史》得到中法SVOM项目中法SVOM项目中国科学家魏建彦、法国科学家贝特朗·科尔迪耶(Bertrand Cordier)的联名支持,并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研究所倾情提供珍贵古星图图片。

作者简介

让・马克・博奈・比多(Jean-Marc Bonnet-Bidaud)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简称CEA)天体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参与中法合作的SVOM(Space Variable Objects Monitor,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太空望远镜项目计划于2021年发射的SVOM太空望远镜也将是中法两国在空间科学领域的二次合作。热衷于科普传播工作,并负责CEA天文学的公众宣传,为La Recherche 和Ciel et Espace等杂志顾问,第57届国际艺术展(ARTE 2017)中国天文学纪录片的创作人和科学顾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4000年中国天文史》精彩篇章解读

让-马克·博奈-比多著作的《4000年中国天文史》是一部深入浅出地回顾中国天文历史及其科学贡献的著作。书中以客观的视角,审视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和成就,体现了对中国天文学的尊重。

在书中,最引人注目的篇章莫过于对中国天文历史发展进程的描绘。让-马克·博奈-比多带我们穿越回不同的朝代,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四千年的天文学发展历程。从早期的“观象授时”,到后期的天文观测技术和理论的形成,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一部分不仅为我们揭示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脉络,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和研究。

书中的另一处亮点是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官办性质的阐述。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帝王及朝廷有着紧密的联系,朝廷通过官方的方式组织和管理天文观测活动。这样的安排使得天文学历经千年而不衰,且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着显著的发展和突破。

让-马克·博奈-比多在本书中成功地将深奥的天文学知识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用生动的叙述和精彩的案例,使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跨越四千年的天文之旅。他的作品不仅是对中国天文学的致敬,更是为全球天文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让-马克·博奈-比多是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CEA)的天体物理学家及天文学家,他的专业背景使得这本书的内容更具权威性和科学性。同时,作为中法合作的SVOM太空望远镜项目计划的一员,他对中国天文学问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也反映出中法在天文学领域的友好合作与交流。

综上所述,《4000年中国天文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洞见,还在于作者让-马克·博奈-比多展现了中法科学家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