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4|回复: 1

《秋灯琐忆(果麦经典)》 蒋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散文 文学 
s29967024.jpg          

书名:秋灯琐忆(果麦经典)
作者:蒋坦
分类:散文 文学
ISBN:9787201143163      

内容简介

★与《浮生六记》并列,古文经典遗珠,备受林语堂推崇。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将部分译成英文。女主人公秋芙,和《浮生六记》的女主人公芸娘一起被人们视为很可爱的古中国女子。从清末民初至近代,众多学者、出版物将二者合为一处研究、出版。被誉为“忆语体”“美化文学”代表作。

★中国人生活美学典范之作。书中充满夫妇日常才情、风雅和致趣的诗意描写——简单、质朴、洁净、可爱。

★清代江南文人夫妇爱情回忆录。平凡而动人,深情而感伤。

★本版录自咸丰二年初版原文,并精心勘校。简洁注译,更好阅读和欣赏。

★“花开之日,当并见弥陀,听无生之法。即或再堕人天,亦愿世世永为夫妇。明日为如来涅槃日,当持此誓,证明佛前。”——蒋坦

—————————————————————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回忆与爱妻关锳(关秋芙)日常生活琐事,充满才情、风雅、致趣和诗意的散文。全书叙事栩然,文辞清疏而雅,情感纯粹而动人心。

本书初成于蒋、关结婚第十年,成书五年后,秋芙病故。蒋坦增补了一些悼亡内容,虽然含蓄,但使原本单纯记录夫妇美好生活的回忆录,笼罩上一层隐约的悲凉之雾。此后,蒋坦全心礼佛,于四十岁时因兵乱一家被困杭城,冻饿而死。世事无常之恸,催人泪下。

本次出版以初版咸丰二年(1852)钱塘蒋氏巢园刊本为底本,参考世界书局1935年朱剑芒编《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标点排印本等版本重新点校。特别邀请苏州大学老师,青年诗人朱隐山白话译注,无需古文基础,也能完全读懂。附录咸丰二年初版序,独家收录“蒋、关诗词百首”及“年表、人物传”,作为了解蒋、关的辅助。随书附赠据蒋、关的故事所绘“春夏秋冬琴棋书画”定制风雅折页及收藏书签,便于读者更好欣赏。

作者简介

蒋坦(1823—1862)

字平伯,号蔼卿,清道光三年(1823)生于浙江钱塘

秀才出身,擅长书法,有文名

道光七年(1827)与青梅竹马的表妹关锳(关秋芙)订婚

道光二十三年(1843)成婚,长年居住于杭州西湖边

同治元年(1862),因兵乱被困杭城,冻饿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灯琐忆》是清代江南文人蒋坦以短文集形式记录下的与爱妻关瑛的生活点滴。这本书不仅是对传统婚姻和风雅生活的写照,也是一段才子佳人诗意爱情的见证。书中所呈现的精彩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才情洋溢:作为清代江南的文人,蒋坦在《秋灯琐忆》中展现了其丰富的才情和文学造诣。他运用清疏典雅的文辞,细腻地描绘了与妻子关锳的日常生活,将平淡琐事赋予了浓郁的文化韵味。
2. 情感纯粹:蒋坦和关锳的爱情故事贯穿全书始终,展示了他们之间纯粹的情感联系。他们的夫妻关系不仅基于家庭,更在于彼此的心灵契合和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纯粹性使得他们的故事动人心弦。
3. 闲趣雅致:书中所描述的生活场景常常围绕着琴棋书画,蒋坦和关锳虽生活贫寒,但他们意趣高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将平凡的日子过成了充满诗意的岁月。
4. 日常琐事:蒋坦细心记录下了与关锳的日常琐事,这些琐事构成了他们共同生活的珍贵回忆。这些细碎的片段拼凑出一幅幅温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
5. 夫妻情深:在《秋灯琐忆》中,蒋坦与关锳的夫妻关系深受称赞。他们不仅在感情上彼此扶持,在精神和兴趣上也能相互契合,共同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这种深厚的情感基础使得他们的关系比较稳固。
6. 悼亡感怀:秋芙病故后,蒋坦在书中增补了一些悼亡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含蓄,却充满了深切的哀愁和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思念,使得整部作品增添了一份生死相许的悲壮色彩。
7.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江南文人的作品,《秋灯琐忆》不仅记录了个人生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文人生活和文化的窗口。
8. 生活态度:蒋坦和关锳虽然生活在物质条件不是很丰富的环境中,但他们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对尘世烦恼的超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心性淡远、陶然忘忧的生活态度值得现代人学习。

综上所述,《秋灯琐忆》这本果麦经典之作,通过蒋坦的笔触,展现了一段才子佳人间的典雅生活和深情厚谊。书中的每一篇章节都充满了诗意与温情,让读者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那份隽永而深刻的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