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回复: 1

《聊斋汊子(全两册)》 董均伦/江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51TLcoueWwL.jpg          

书名:聊斋汊子(全两册)
作者:董均伦/江源
分类:小说 文学 神话
ISBN:9787559642622      

内容简介

在蒲松龄的老家山东,在沂蒙山一带,人们把神话传说一类的故事都叫作“聊斋汊子”。《聊斋汊子(全两册)》是董均伦和江源历时数十年从搜集整理的无数故事中选出的。

《聊斋汊子(全两册)》近百万言,长长短短百余故事,所有这些,都是来自齐鲁大地的口头文学,有的优美,有的神奇,有的浪漫,有的怪诞……语言质朴,故事富有活力,悉数展现历史风貌和人情世态,是民间文化真正的活化石。新版《聊斋汊子(全两册)》从1984年版《聊斋汊子》中删去了十几则篇幅较短的故事,从1987年版《聊斋汊子(续集)》中补入了十几则,最后一共选录101篇故事,并邀请优秀的年轻插画师为所有故事制作百余幅版画题花,打造经典纯粹的民间故事版本。

作者简介

董均伦(1917-2004),山东威海人。江源,董均伦之妻,《聊斋汊子》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写作之重要搭档。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外国语专科学校学习英语的董均伦奔赴延安,历任八路军军医院翻译、野战医院英文教员等。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董均伦与江源夫妇二人历时半个世纪,以地处胶东半岛西部的昌邑牟家庄和鲁南沂蒙山等广大地区为基地,不分寒暑,长期驻扎在老百姓中,深入进行采录和调查,搜集和写定了大量在老百姓中间口头流传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主要是山东民间故事)。其中不少故事在日本被翻译出版为《山东民话集》,在德国被翻译出版为《白果子——中国民间故事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聊斋汊子(全两册)》是董均伦和江源夫妇历经数十年时间,深入沂蒙山区,通过广泛的采集和精心的选编,从无数齐鲁大地流传的口头文学中精选出的百余个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情世态,还体现了民间文化的多样性和活力。作品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被誉为民间文化的活化石,展现了历史风貌和人情世态。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故事内容的丰富性:
   - 多样性:《聊斋汊子》包含了百余个故事,涵盖优美、神奇、浪漫、怪诞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喜好。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如展现人性光辉的故事,以及揭示社会阴暗面的作品,等等。
   - 历史性:故事中的历史风貌和人情世态,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历史场景,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2. 语言的魅力:
   - 质朴与生动:董均伦和江源采用质朴而又不失生动的文风,使故事富有张力,易于理解和感同身受。
   - 地域特色:作为齐鲁大地的口头文学,这些故事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使得全书洋溢着山东地区特有的文化气息。

3. 文化价值的体现:
   - 民间文化的集大成者:书中所选故事是来自底层民众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 活化石:作为民间故事的集辑,本书记录了那些也许随着时间流逝会逐渐消失的口头文学,起到了保存和传承的作用。

4. 插画艺术的融合:
   - 版画题花:新版《聊斋汊子》邀请年轻插画师制作了百余幅版画题花,为故事增添了视觉美感,也让整部作品更具有艺术收藏价值。

5. 编辑与筛选的严谨性:
   - 删补精细:在新版的编辑过程中,删除了旧版中的一些短篇故事,并补入新的故事,最终形成了101篇故事的版本,这一过程反映出作者对于作品质量的严格把控。

6. 作者的用心与投入:
   - 深入采集:董均伦和江源不仅是书的作者,更是民间故事的搜集者和传承者,他们深入到山区,与人民生活在一起,体验和记录这些故事。

7. 版本的演变:
   - 经典纯粹:经过多次编辑和整理,这个版本被打造成最经典纯粹的民间故事集,体现了作者和出版社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重视。

8. 评价的影响:
   - 名人推荐:得到文化名人如汪曾祺等人的推崇,进一步证明了这本书的文化分量和艺术成就。

总的来说,阅读《聊斋汊子(全两册)》不仅能获得知识和乐趣,更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故事不仅是文学上的享受,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故事,加深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理解,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