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8|回复: 1

《革故鼎新》 杨天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s29721358.jpg          

书名:革故鼎新
作者:杨天宏
分类:中国 近代史
ISBN:9787108059901      

内容简介

中华民国前15年北洋政府时代是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奠基期,很多基本制度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很多根本性的变化也在这一时期发生 。本书从民初标志性的政治人物和事件入手,探索民国创立之初的制度建构及运作,力图对民国政治史上许多重大问题,进行探寻和廓清。比如,中国为什么在如 此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由“帝国”而“民国”等的嬗变?为什么被描绘得最为黑暗、最无法律秩序的北洋时期却成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建设颇具成效的时期?为什么人们历史记忆中军阀肆虐的北伐前10余年却呈现出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教育较为自由多元的现象,作为“科学、民主”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能在这一时期出现?

作者简介

杨天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毕业,历史学博士。曾任四川师范大学首席教授,历史与旅游学院院长。2003年9月起受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领域跨政治、法律、宗教、民族、外交。出版学术著作7部,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27篇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刊出,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革故鼎新》是杨天宏所著,深入探讨了民国前期的法律与政治这一重要历史阶段。本书不仅涵盖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细致的学术分析,而且还提供了对民国前15年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变迁的深刻见解。下面将围绕该书的核心亮点进行详细点评:

1. 法治政治的奠基期:
   - 民国初期法律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国现代法律文明的起步,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杨天宏对民国政府在推行法治过程中的努力与挑战给予了客观评价。
   - 书中分析了司法独立尝试及其在现实政治环境下的局限性。

2. 北洋政府的政治动态:
   - 作者揭示了北洋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与地方势力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 描述了北洋政府如何在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寻求政治稳定与国家统一。
   - 对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政治事件和人物进行了细致介绍和深入剖析。

3. 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
   - 书中对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做了系统的梳理。
   - 讨论了西方文化输入对中国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和改造。
   - 分析了民国政府在教育、文化政策方面的创新与实践。

4. 宪法与立法成就:
   - 详细阐述了民国早期宪法的起草过程及其在中国宪政史上的地位。
   - 探讨了各种立法活动对于建立现代国家制度的推动作用。
   - 评价了宪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宪法名义与实际政治权力运作之间的落差。

5. 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 描述了民国前期外交政策的主要方向和取得的成果。
   - 分析了民国政府如何处理不平等条约和提升国际地位的策略。
   - 书中还涉及了民国时期的中日关系及其复杂性。

6. 地方自治与军阀政治:
   - 探讨了地方自治尝试的效果以及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影响。
   - 分析了军阀割据现象对民国政治统一的阻碍。
   - 书中对军阀政治的特点和其对社会结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7. 革命运动与社会变革:
   - 记录了民国前期革命运动的脉络,包括不同派别和思想流派的角逐。
   - 评价了革命运动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与局限。
   - 书中对革命团体与北洋政府之间的互动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8. 书写风格与学术价值:
   - 杨天宏以扎实的历史功底,用流畅的文笔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历史画面。
   - 书中既有宏观的历史叙述,也有微观的人物描绘,使读者能够全面理解那个时代。
   - 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它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和研究视角。

此外,以上这些精彩内容的分析展示了《革故鼎新》的价值所在,它不仅是一部深入浅出的历史学术著作,也是一部能够引发读者思考的历史解读作品。

总的来说,《革故鼎新》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作品,又是一部通俗的历史读物。杨天宏通过对民国前期法律与政治的深入研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历史画卷。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读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