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回复: 1

《动物眼中的人类》 赵序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科普 
51nXSbOrDiL.jpg          

书名:动物眼中的人类
作者:赵序茅
分类:动物 科普
ISBN:9787521719581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动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大众科普作品,阐述了人和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也是一部自然保护区动物观察笔记,反映了一名动物学、生态学研究者对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相处的透彻思考。在人类认识动物的时候,动物也在认识人类。人类怎样对待动物,动物就如何反馈人类。动物眼中的人类是怎样的?保护物种的意义到底有多重要?野生动植物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人与动物的战争史如何影响了彼此的进化?为了适应人类,动物做出了哪些改变?我们又该做些什么,才能与它们和谐相处?立足于作者在白水河、唐家岭、卧龙等多个自然保护区的一线考察经历,这本书生动地讲述了猴子、羚牛、野猪、水獭、蛇、松鼠、蚂蚁、蜜蜂、大熊猫、猫头鹰等各种各样的动物与人类的互动,让读者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反思人类和动物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兰州大学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国际灵长类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从事濒危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文章10余篇,科普文章200余篇。已出版10多部科普作品。其中《西域寻金雕》获得第五届梁希科普奖一等奖,《鸟国:动物学者的自然笔记》被上海教委推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资料,《动物知道人性的答案》入围2017年度中国好书奖《红唇美猴传奇》获得2018年中国好书奖。中央电视台芝麻开门栏目特邀嘉宾,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在中国科技馆、国家动物博物馆以及北京、重庆、成都、广州、乌鲁木齐等地开展科普讲座100余场次,受到广泛好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序茅的《动物眼中的人类》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为读者开启了一扇观察和思考的新窗口。通过模仿动物的视角,作者试图揭示人类活动对动物世界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下面将围绕该书的几个核心观点展开分析:

1. 动物视角的探索
   - 创新性的观点:本书采用动物的视角来观察人类活动,这一创新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
   - 反映现实的深度:书中通过动物的眼睛,深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对动物生活的影响,触及了当前生态保护的敏感神经。
   - 情感共鸣的激发:读者通过动物的视角看到的事实,更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 人类活动的反思
   - 生态破坏的揭示:在动物的眼中,人类的许多活动—比如森林砍伐、河流污染等—直接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这种描写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 人与自然的冲突:书中展示了人类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自然环境的行为,使读者深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生存权的探讨:动物作为地球的共同居民,它们的生存权也应当得到尊重,本书促使人们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

3. 科普知识的传播
   - 科学普及:赵序茅利用自己的科研背景,将丰富的科普知识融入故事之中,提高了书籍的知识价值。
   - 教育意义: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公众传播动物行为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知识,提升了公众的科学素养。
   - 研究保护的倡议:作者还倡导人们对濒危动物的研究与保护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4. 情绪之镜的体现
   - 情绪认知的拓展:书中指出,动物的情绪反应可以作为人类理解自身情绪的一面镜子,这一观点扩展了人们对情绪认知的界限。
   - 共情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动物情绪的描写,促进了人类对动物共情能力的提升。
   - 情绪与行为的关联:分析了动物情绪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这一关系的,为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5. 行为之镜的映射
   - 行为模式的比较:通过比较人类与动物的行为模式,书中揭示了两者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 社会行为的解析:深入分析了动物的社会行为,以及人类社会行为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互动模式的启示:讨论了人类与动物之间互动的不同模式,提出了更为和谐相处的方法。

6. 科普写作的典范
   - 写作风格的独特性:赵序茅以一位“动物翻译官”的身份,用生动、贴近生活的笔触讲述了自然保护区中的见闻。
   - 科普与文学的结合:本书成功地将科普知识与文学表达方式结合,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
   - 广泛传播的影响力:这种写作方式使得科普知识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有效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7. 生态保护的号召
   - 生态意识的提升:书中呼吁人们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从动物的视角出发,更加关注自然环境的保育问题。
   - 实际行动的促进: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的号召,更鼓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采取保护自然的具体措施。
   - 长远发展的眼光:引导人们拥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认识到生态保护对于人类未来的重要性。

8. 进化之镜的映射
   - 物种进化的比较:通过动物的视角审视人类的进化历程,书中提示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自然选择与适应:分析了在自然选择下,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而人类又如何影响这一过程。
   - 共生关系的探讨:讨论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如何在进化的长河中实现和谐共存。

此外,在了解以上内容后,以下还有一些其他的信息:

- 考虑到个人兴趣与实际情况,选择与动物保护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了解或参与。
- 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采取环保行为,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
- 对于儿童的教育,家长和教师可以借鉴书中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科普教育活动,培养孩子们对自然的爱护与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动物眼中的人类》不仅是一部科普作品,也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行动的召唤。赵序茅博士借助自己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地考察经验,将科学与文学巧妙融合,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启迪。这本书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动物世界的美丽与脆弱,也让人们反思人类的责任和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