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回复: 1

《德国人》 埃米尔・路德维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德国 
s33499675.jpg          

书名:德国人
作者:埃米尔・路德维希
分类:历史 德国
ISBN:9787549622351      

内容简介

☆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为德国人作传

☆一本书读懂德国人的浪漫与暴力、理智与狂热

☆演绎德国人千年盛衰史,讲述一部不断重复悲剧和充满讽刺的历史

德意志帝国和德意志民族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本书叙述的是德国人的历史,而不是德国的历史。

从梦想主宰世界的卡尔大帝,发明活版印刷的 古腾堡,终身从事宗教改革的路德,发现行星规律的开普勒,狂飙运动中兴起的歌德,愤世嫉俗的贝多芬,一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直到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通过对历史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描绘,本书叙述了德意志民族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千年盛衰史,一部不断重复悲剧和充满讽刺的历史。

在作者笔下存在两个德意志:一个是由艺术家和哲学家组成的文化世界,另一个则是由军人和皇帝组成的政治世界,这两个世界彼此割裂,鲜有交集,最终塑造了德意志民族的双重性格。他们严肃认真,攀登人类文明高峰,令人崇敬;但又凶残野蛮,妄想征服世界,令人畏惧和反感。

如此对立矛盾的性格如何集于一身?一个培育了歌德、贝多芬、康德这些伟人的民族,怎么会一再走上野蛮道路?本书将对此提供一个答案。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不免常常黯然神伤。作为个体,他们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 ——歌德

作者简介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

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新传记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

1881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今属波兰),1906年移居瑞士。一战期间,曾担任《柏林日报》驻维也纳和伊斯坦布尔记者。1940年,路德维希避难美国 ,后被罗斯福总统聘为顾问。1945年,受罗斯福和杜鲁门邀请,跟随巴顿和艾森豪威尔前往欧洲战场,报道欧洲的解放。二战后返回瑞士,1948年在瑞士去世。

路德维希著述颇丰,传记作品尤受欢迎,《歌德》《拿破仑》《俾斯麦》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不断再版,享誉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这部作品,由著名的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所著,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对关键历史人物的深刻描绘,勾勒出了德国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历史画卷。这本书不仅是对德国历史的记录,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心理探索,试图解释德意志民族性格中的复杂对立面。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书中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人物描绘:
   -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生动描写,如查理大帝、马丁·路德、拿破仑、俾斯麦和希特勒等,作者让读者仿佛亲历了这些重要历史时刻。
   - 谷登堡的印刷术革命、开普勒的天文成就等科技进步的描述,展示了德国人在科技和文化上的重要贡献。

2. 历史反思:
   - 描述了德国如何从一个分散的地理区域转变为统一的国家,以及其在历史上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多样角色。
   - 探讨了德国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如何与其军事和政治的野心相互影响。

3. 文化分析:
   - 分析了德国文化中的矛盾性,如其如何孕育出深厚的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同时又如何走向战争与征服的极端。
   - 揭示了德意志民族性格中严肃认真与野心勃勃的双面性,及其对全球历史进程的影响。

4. 政治批判:
   - 书中对希特勒时期的纳粹德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分析了纳粹崛起的历史文化根源。
   - 探讨了民族主义如何被政治极端主义利用,导致了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人大屠杀的悲剧。

5. 写作风格:
   - 路德维希的写作将历史与传记结合,通过个人生命故事呈现宏大的历史画卷,使得历史读物既有学术性,又具有强烈的叙事吸引力。
   - 使用生动详细的场景描绘和心理分析,使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跃然纸上。

6. 教育意义:
   - 此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关于德国历史的深入见解,也促进了对于复杂历史现象的理解和思考。
   - 通过对过去文化的反思,书中传达了对和平与持续文化发展的重视。

综上所述,《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是一部结合了丰富历史资料与深刻人物剖析的作品。它不仅重现了德国的历史,更展现了复杂多面的民族性。此书适合希望深入了解德国及欧洲历史的读者,并且对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学术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