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回复: 1

《人工智能之不能》 马兆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科普 
s33586331.jpg          

书名:人工智能之不能
作者:马兆远
分类:人工智能 科普
ISBN:9787521713794      

内容简介

会存在一个超级人工智能系统吗?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不会。

这本书不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回顾了上100年物理学和数学的进展,通过对量子力学、时间、虫洞、暗物质等概念的轻松解读,从顶层逻辑、原理层面等本源性知识上探讨了人工智能做不了的事情,对完美、通用的人工智能判了“死 刑”,最后落脚在怎样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共生时代的新人类,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本质上无穷尽的现状上。

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贯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层层深入分析人类认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数学和逻辑本身论证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作者认为,从务实主义的角度看,我们仍可以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进步,但不能盲目地崇拜机器,甚至忽视了人的智能优势——毕竟,有些真理我们能够认识到,但不能为算法所描述。

胡适曾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获得对人工智能正本清源的新认识,同时可以更好地思考,在这不可逆的人工智能进阶过程中,我们如何去驾驭自己的发明,实现人类的智能进阶。

作者简介

马兆远何许人也?

1997年通过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保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25岁获得牛津大学物理博士学位,师从“超冷原子理论之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Keith Burnett爵士;

美国国家标准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师从“激光冷却之父”William Phillips(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30岁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为中国空间站“天宫四号”设计了世界第一个空间冷原子实验平台。

现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数字化先进制造研究中心主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终身教授。

著有《量子大唠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工智能之不能》这本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浅出的解析,马兆远在书中阐述了他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看法,给出了一些关于人类未来的方向性思考。精彩部分围绕作者所强调的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以及人类不可替代的价值进行展开,以下是对该书的具体点评:

1. 人工智能的逻辑:马兆远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人工智能的产生逻辑,帮助读者理解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

2. 人类独特价值:作者以专业严谨的知识阐释了人类不可取代的价值,并从科学的根本逻辑出发,讨论了人机共生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深入且冷静的探讨。

3. 明晰未来方向:本书厘清了人类未来的方向,同时为读者在工作、投资以及人生发展方向上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分析了如何选定不会被人工智能淘汰的行业。

4. 作者权威背景:作为量子物理领域的科学家,马兆远带来了正统的物理学训练和丰富经验的积累,使得书籍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5. 理性与感性结合:在剖析理性问题和不完备问题时,马兆远运用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使得书籍既充满深度又易于理解。

6. 揭示AI局限:作者明确指出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即存在一些领域是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这为担忧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人类工作的观点提供了平衡视角。

7. 豆瓣读书评价:根据豆瓣读书的评价,这本书有着较高的评分,其中不乏五星和四星的好评,说明作品受到了读者的一定认可。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之不能》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在于作者以一位量子物理学家的角度,用科学的逻辑和人文的关怀来审视人工智能的未来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它揭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局限,同时也肯定了人类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马兆远的专业背景增加了书籍观点的可信度,而书中的内容不仅对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还对未来职业选择等实际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