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3|回复: 1

《基列三部曲》 玛丽莲・罗宾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41ykdxU8ZyL.jpg          

书名:基列三部曲
作者:玛丽莲・罗宾逊
分类:小说
ISBN:9787538882933      

内容简介

《基列家书》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一本。整本小说其实是年事已高的牧师约翰·埃姆斯给自己的幼子写的家书,亦是一部浓缩的美国近代史。在爱荷华州一个叫“基列”的小镇,鳏居多年的牧师埃姆斯在礼拜日的教堂里邂逅了现在的妻子莱拉,并在不可能生育的年纪拥有了一个儿子。在即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为了向幼子解释他从哪里来,又将生活在怎样的世界,埃姆斯借托这封书信回顾了自己的家族历史:他身为牧师的祖父如何狂热地参与美国南方如火如荼的废奴运动,让家庭陷入分裂和绝望,并与持和平立场的儿子至死无法和解;而埃姆斯自己又如何在漫长的孤独岁月里,调和自身的悲剧和对上帝的信仰的冲突。《基列家书》是玛丽莲·罗宾逊最负盛名的作品,它用“父与子”的主题诠释了一个属于美国的悲伤的故事,隽永而平实地呈现了存在本身神秘而惊人的力量。

家园普利策小说奖得主《基列家书》平行姊妹篇,以大师笔触诠释浪子回头的内涵隐喻真正的归家之路,是由伤痛、救赎和宽恕铺就对浪子回头最诗意和有力的描述2009年橘子小说奖获奖得主

《家园》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二部,以埃姆斯的老朋友鲍顿一家为线索,再现了老牧师鲍顿及其一双儿女各自孤独又相互慰藉的亲情故事。三十八岁的格罗瑞因一场失败的婚约回到故乡基列,一面照看年迈的父亲,一面料理日渐衰败的家园。不久,二十年鲜有音信的哥哥杰克也出人意料地回家,杰克曾因其顽劣放荡的行为让整个家庭蒙上丑闻的阴影,但老鲍顿在二十年里从未放弃对浪子的等待和宽恕。三个人在同一间屋檐下,享受迟来的亲情,但充满悲伤和悔恨的往事却日渐吞噬他们。杰克无法摆脱灵魂的疲惫,告别不堪承受的家园,留下格罗瑞独自守候。直到有一天,杰克一直等待的那个人,踏上了基列的土地……

莱拉两个孤独至极的人如何奇迹般地相爱《基列家书》出版10年后,基列三部曲的结局2014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2014年《纽约时报》年度好书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入围名单

《莱拉》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透过埃姆斯牧师的妻子莱拉的流浪生涯和婚姻生活,审视了苦难和救赎的关系。莱拉自小生病、被穷苦的家人漠视,直到她被黑人妇女多尔窃走,同为命运的弃儿,她们在大萧条时代靠出卖劳力为生,漂泊不定却又紧密相依。多年后,莱拉家人对她展开恶意的追捕,让多尔不惜选择杀人、逃亡。莱拉孤身踏上孤苦而污秽的流浪之路。直到有一天,身无分文的她走进雨中的教堂,遇见在圣坛上布道的牧师埃姆斯……一段恋情,一场辩论,一次洗礼。基列宁静的生活,仍无法抚慰即将为人母的莱拉。她和丈夫埃姆斯,两颗破碎的灵魂,如何能够学习接纳对方……

作者简介

玛丽莲・罗宾逊(1943—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生于爱达荷州,多年来一直在爱荷华大学教授写作,被公认为“作家中的作家”。1980年出版小说处女作《管家》,获得美国笔会/海明威奖,并获得1982年普利策小说奖提名。《管家》出版后的20余年里,她没有再涉足小说创作,而将注意力投向环保和美国当代思想领域的纷争。小说《基列家书》(2004)获2005年普利策小说奖,这也是奥巴马最爱的小说之一。《基列家书》的续篇《家园》(2008)获得2009年度橘子奖,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莱拉》(2014)可以被视为基列三部曲的结局,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并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长名单。此外,罗宾逊一直关注美国社会思想、实证主义和新教传统的关系,著有多部散文集《祖国 :英国、福利社会和核污染》(1989)、《亚当之死:当代思想随笔》(1998)、《思维的缺失:消除自我之现代神话的本性》(2010)、《论事物的给定性》(2015) 。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为她颁发国家人文奖章。基列三部曲是罗宾逊最负盛名、技巧几近完美的作品,优雅而深邃地勾勒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可以被视为美国国家和文化的一种自我疗愈过程,它用那些强有力的灵魂,呈现出美国失落已久的道德谱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列三部曲》是美国作家玛丽莲・罗宾逊的代表作,包括《基列家书》、《家园》和《莱拉》三部小说。这一系列作品不仅在美国文学界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下面围绕《基列三部曲》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文学技巧与风格
   - 语言的精炼与深邃:罗宾逊运用简洁而深邃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读者。她的文字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让读者在品味的同时能够深入思考。
   - 叙事结构的创新:《基列三部曲》采用独特的叙事结构,通过牧师约翰·埃姆斯的视角,将个人生活与美国近代史紧密相连,展现了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2. 主题与情感
   - 伦理关系的探讨:罗宾逊在作品中优雅地勾勒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和道德冲突。
   - 文化自我疗愈的过程:这些作品被视为美国国家和文化的一种自我疗愈过程,通过强有力的灵魂呈现出美国失落已久的道德谱系。

3. 人物塑造
   - 角色的深度与成长:从《基列家书》中年事已高的牧师约翰·埃姆斯,到《家园》和《莱拉》中的其他角色,每个人物都拥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
   - 情感的细腻描绘:罗宾逊擅长捕捉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矛盾,都能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呈现。

4. 社会背景与历史脉络
   - 美国近代史的缩影:《基列三部曲》通过一个小镇的日常生活,反映了美国近代史的变迁,包括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冲突。
   - 时代精神的体现:作品中不仅展现了美国的社会背景,还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面貌,使得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5. 宗教与信仰
   - 宗教信仰的探讨:作为系列中的第一部,《基列家书》以一位牧师的视角展开,深入探讨了宗教信仰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 信仰与现实的平衡:作品中的人物在面对现实挑战时,常常借助信仰寻求解答,展现了信仰给予人内心力量的主题。

6. 文化批判与反思
   - 消费主义的批判:通过对比小镇生活的宁静与外界消费主义的喧嚣,罗宾逊批判了现代社会物质至上的倾向。
   -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作品中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引发读者对于文化传承和个人身份的思考。

7. 艺术与现实的交融
   - 艺术创作的反思:罗宾逊在作品中穿插了对艺术创作的思考,探讨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 现实生活的映射:小说中的艺术元素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相呼应,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8. 自然与环境的描绘
   - 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罗宾逊在《基列三部曲》中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图景。
   - 环境保护的主题:通过对比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品传递了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信息。

此外,在深入了解《基列三部曲》的精彩部分后,可以进一步探索以下几个方面:

- 阅读过程中可以关注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的变化。
- 注意作品中的象征元素,如家园、教堂等,它们往往承载着更深层的含义。
- 考虑到作品中涉及的历史背景,读者可以适当了解美国近代史,以增强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基列三部曲》是玛丽莲・罗宾逊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创作出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丰富的人物群像和深刻的主题,还通过对文化、宗教、社会等方面的深刻剖析,引发了读者对于生活本质和个人存在的思考。这一系列作品无疑是对美国文化的自我反思和疗愈,也是对现代人心灵的一次深刻触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