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回复: 1

《家国与世情》 十年砍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410dB85PNZL.jpg          

书名:家国与世情
作者:十年砍柴
分类:历史 晚清
ISBN:9787514385311      

内容简介

《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是著名文史作家十年砍柴的新近力作。本书在晚清大历史的框架下从家国与世情两个维度入手,呈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彭玉麟、刘坤一等众多文臣武将的诸多历史细节,并从他们身边的朋友、幕僚等延伸开去看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深入探究家国与世情之于历史的影响和作用力,深度解析晚清王朝的命运以及个人命运的历史真相。

本书既书写了晚清名臣曾、左、李等,也书写了诸多晚清历史重要时刻的“另类人物”如毓贤、连文冲、耆英等。这些人或多或少具有家国情怀,但他们无力挽救王朝衰亡的局面,有些人内心充溢的道义优越感,却反而害了家与国。作者以历史人物的人际交往为着眼点,细微观察和客观审视历史上的那些人、那些事,借一个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尽量还原晚清王朝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历史路径,解锁了大清王朝终结的根源和迷局。

作者简介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湖南新邵人,著名文史作家,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法制日报记者、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新媒体主笔等职,兼专栏作家、公号作者。出版著作有:《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2004年)、《晚明七十年:1573—1644,从中兴到覆亡》(2007年)、《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 》(2007年)、《闲话红楼:大观园的后门通梁山》(2009年)、《进城走了十八年:一个70后的乡村记忆》(2011年)、《自由与宽恕:曼德拉传》(2013年)、《找不回的故乡》(2014年)、《历史的倒影》(2015年)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是一部由著名文史作家十年砍柴所著的历史作品,它以晚清重大历史为背景,从家国和世情两个独特视角审视那个时代。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聚焦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历史上的名臣,还涉及毓贤、连文冲、耆英等在晚清重要时刻活跃的“另类人物”。下面介绍《家国与世情》这本书的几个出彩之处:

1. 历史细节:书中对晚清时期的重要文臣武将,例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生活和作为,有着深入的挖掘和描述,让读者能够近距离地感受这些历史人物的情感和挣扎。
2. 社会风貌:作者还通过对这些重要人物的朋友和幕僚的描写,延展出对当时社会风貌的呈现,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那个年代的社会状态。
3. 影响剖析:本书深度解析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情感对于历史走向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是怎样作用于晚清命运的演变。
4. 人物性格:书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他们尽管具有家国情怀,却无力改变王朝衰亡的命运,展现了个人在家国大义面前的无奈与挣扎。
5. 历史真相:作者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晚清,探讨了在道义优越感驱使下,一些人物如何无意中对家国造成伤害,提供了对晚清历史复杂性的深刻反思。
6. 叙事风格:十年砍柴以其独特的文史视角和生动的叙事风格,使得这本书即便是在叙述沉重的历史时,也能让读者读来不失趣味。
7. 文化内涵:通过对晚清侧面的描写,书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军事领域,还触及了当时的文化、思想乃至民间生活等层面,使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

此外,在评价这本书时,需注意作者对历史材料的筛选和叙述角度可能存在的主观性,读者可以在阅读时进一步与其它历史资料对照,以获得更立体的认识。

综上所述,《家国与世情:晚清历史的侧影》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晚清时期诸多重量级人物的形象,深入探讨了家国情怀与个人行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晚清历史和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