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回复: 1

《城市与压力》 马兹达・阿德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社会 
s33592630.jpg          

书名:城市与压力
作者:马兹达・阿德里
分类:城市 社会
ISBN:9787521702927      

内容简介

根据预测,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将居住在城市里。但在城市生活的问题一直存在,城市生活的弊端越来越被人重视——噪声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交通拥堵,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离,以及由此导致的无处不在的压力。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压力是21世纪人类健康存在的严重威胁之一。

精神病学家和压力研究专家马兹达·阿德里在柏林夏里特医学院多年致力于“城市压力”课题的研究。本书中,作者指出,我们的话语体系一直将城市描述为令我们紧张并想尽快逃离的地方,城市压力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混杂有情感、经历以及想法。在某些情况下,压力会损害我们的精神以及身体健康,由压力引发的抑郁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疾病。城市对此并不能免责。作者分析了城市生活各个方面的压力,并给出了一套城市压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城市。

如果在城市生活真的是人类的宿命,如果压力不可回避,弄清楚城市压力的来源,选择适合自己压力承受水平的城市,就是与城市和平相处的第一步。

在城市生活必然会有损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吗?远离城市的田园生活才能让人幸福吗?长久以来,很多人对城市都怀有一种复杂的态度,一方面被城市里的资源、机会等吸引,另一方面,又深深为城市的压力包括密集拥挤的人群、拥堵的交通、工作生活的快节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陌生感所累。有的人因为不堪城市生活压力之重,主动或者被迫选择了离开。我们是否可能在城市与压力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城市一定存在压力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城市与压力的关系?世界上是否存在没有压力的城市?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城市与压力》一书中找到答案。

德国精神病学家与压力研究专家马兹达·阿德里,引用神经城市学、心理学等的理论,对城市与压力相关的话题进行了详尽的探索与分析,他告诉我们,城市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只要我们学会把它变成一个宜居的地方。

作者简介

马兹达・阿德里(Mazda Adli),柏林自由大学临床精神病学资深医师。2004年,他在夏里特医学院担任临床精神病和精神疗法资深医师,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压力和抑郁症;2009年,作为主管在夏里特启动了世界健康峰会;2013年,担任柏林费里德尔临床医学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兹达・阿德里的《城市与压力》对于如何理解和应对城市生活中的压力,提供了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分析。书中的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对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压力源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重要论点如下:

1. 城市的双面性
   - 积极性:作者认为,城市本身具有带来好处的潜力,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 挑战性:城市生活也伴随着各种形式的压力,如社会排斥、歧视及社区归属感的缺失等。
   - 原子化状态:城市中的个体往往处于一种原子化的状态,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社群认可和融入。

2. 城市压力源
   - 认同感缺失:无法融入社会或感受到被认可的渴望,是城市生活中重要的心理压力源。
   - 领地侵犯:地理领地和社会领地感觉受到侵犯,与等级斗争相关的心理压力体现了个体在城市中的自主权争夺。

3. 城市宜居之道
   - 理论引用:作者结合神经城市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提出将城市转化为宜居之地的可能性和方法。
   - 话语体系反思:书中指出,应重新审视和改变将城市视为紧张源的话语体系,从而促进更积极的心态转变。

4. 领地意识分析
   - 心理需求:领地意识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其满足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 社会构建:通过改善城市的社会结构和居住环境,可以缓解领地侵犯带来的心理压力。

5. 社会属性与归属感
   - 群体认可重要性:社会属性和归属感对人类的重要性,缺乏这些可能导致极端行为和心理健康问题。
   - 真实交流:作者呼吁城市居民应在现实世界中建立更真实的社会交流和互动,以减少网络匿名交流带来的压力。

总的来说,《城市与压力》一书不仅深刻剖析了城市生活的复杂性,也为读者提供了转化城市环境为宜居之地的有益指导。通过理解城市压力的本质和源头,以及学习如何将这些挑战转化为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这本书为生活在快节奏城市中的人提供了宝贵的洞见和策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