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9|回复: 1

《月光落在左手上》 余秀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33717946.jpg          

书名:月光落在左手上
作者:余秀华
分类:文学
ISBN:9787530220702      

内容简介

在余秀华的诗里,肉体与灵魂,小我与世界,瞬间与永恒,哲思与情绪,以爆炸般的烈度混合在一起,让你放弃分辨,不管不顾地浮沉在她诗句的洪流中。

——学者 罗新

余秀华的诗如人,人如诗,像是山间生长的每一棵植物。肆意生长,每一句都是命运的起承转合。有时像是带刺的花,是活生生的,真性情的;有时又如饱满的果实,是低头的,自知的。

——音乐人 程璧

我喜欢余秀华的诗,她的诗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有机的诗歌。“云里写诗,泥里生活”,这也是我自我借鉴的一句话。

——歌手 李健

每次出国读书和工作,都会带一本余秀华,在忙碌却单薄的生活里,我用诗提醒自己,这世界有疼痛也有美丽。

——詹青云

她的诗远比她和她的生活更惊心动魄、更明亮、更残酷。在她的诗中,我心安理得像她一样“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于我而言,这种陪伴无比珍贵。想必,她知道,这是她写诗的意义。

——主持人 陈鲁豫

我喜欢余秀华的诗,她的诗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有机的诗歌。“云里写诗,泥里生活”,这也是我自我借鉴的一句话。

——歌手 李健

余秀华是一位很本质的诗人。她的诗作表明她对人世间的很多事物有一种可贵而又质朴的领悟能力。她的诗歌写作中有一种罕见的抵制诗歌规训的东西,她既对当下的诗歌风向很敏感,又能有意识地警惕它们对自己的吸引。最重要的,她写得很质朴,有一种粗糙的蓬勃的感性潜藏在她的词语中,我觉得,这已经很难得了。

——诗人、北大教授 臧棣

在一个矫揉造作的时代,真诚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在这个意义上,余秀华的诗作无异于天籁之音。

——学者 喻国明

余秀华的诗歌,诉诸的是诗本身神秘非理性的逻辑,自有其妙。雄辩的诗歌向来为中国当代诗推崇,而余秀华的诗放弃辩论,放弃自圆其说,甚至放弃结论,因此与读者并不构成一种咄咄逼人的关系。

——廖伟棠

我觉得余秀华是中国的艾米丽狄金森,出奇的想象,语言的打击力量,与中国大部分女诗人相比,余秀华的诗歌是纯粹的诗歌,是生命的诗歌,而不是写出来的充满装饰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语言的流星雨,灿烂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

——学者、诗人沈睿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里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污。

——《诗刊》编辑 刘年

★演员陈冲,学者罗新,音乐人周云蓬、程璧,奇葩说辩手詹青云,自媒体人黎贝卡诚挚推荐。

★精装珍藏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集合了余秀华20多年诗歌创作的经典之作,并特别收入了代表性的近作。

★余秀华的诗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深受各行各业读者的追捧和喜爱。

诗歌无关身份与圈层,诗人在诗句中贯注了生命的力量,让人无法抗拒,引起了大众的情感共鸣。本次推出精装版诗集,众多喜欢余秀华作品的各界人士都应邀朗读了她的诗歌。

朗读者包括:学者喻国明、罗新、李松蔚;作家周国平、郭红、韩松落、宁远、菲朵、尤琳、麻宁、陈彤;主持人陈鲁豫、骆新、张丹丹、徐曼、小马哥;音乐人姚谦、周云蓬、小河、钟立风、马頔、许飞、程璧、房东的猫;时尚演艺界黎贝卡、黄觉、麦子;詹青云、庞颖、池子;以及艺术家郭培、严明、韩湛宁、高一强、李玉刚。

★余秀华的诗风格热烈大胆,传递出强烈赤诚的生命力量。

在余秀华的诗里,肉体与灵魂,小我与世界,瞬间与永恒,哲思与情绪,以爆炸般的烈度混合在一起,让你放弃分辨,不管不顾地浮沉在她诗句的洪流中。——罗新

★收入全彩图片,再现诗人曾经的生活场景和创作环境,这些珍贵画面今天已无法再看到。

15张全彩图片,呈现了余秀华诗歌中描述的日复一日的乡村场景,以及燃起她丰富想象的日常意象。如今, 图片中的荷塘、山冈、田野、麦田、老屋……这些余秀华笔下白描的景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已经荡然无存。

本书是余秀华的处女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的全新精装版。《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出版后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这种现象级热销,在诗歌领域引发了一次小浪潮。本次精装版中收录了诗人的140余首作品,包括十余首新作,另收入了记录诗人生活和创作环境的全彩图片。

书中的诗歌呈现了诗人对爱情、亲情、日复一日的生活的感悟,带有村庄、土地的朴实气息,混合了女性丰富、敏锐的情感神经。如果你是带着好奇去读余秀华的诗,继而便会被她诗中展现出来的奔放、丰盈、纯净的内心世界席卷,无从抗拒。在现实中,她被贴上“农妇”“诗人”“脑瘫患者”的重重标签,但在诗歌中,她可以抛开这些,尽情倾吐对自由的向往,对于爱情的渴望。就如她所说,“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作者简介

余秀华

诗人,出版有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散文集《无端欢喜》,小说集《且在人间》。

1976年,余秀华出生于湖北钟祥,因出生时倒产脑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在《诗刊》发表诗作。2015年1月,首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上市,荣登豆瓣读书“2015年度中国文学榜”榜顶。同期,获评网易“2015年十大女性奖”之首,并被《出版人》杂志评为“2015年度作者”。2016年11月,导演范俭拍摄的余秀华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在素有“纪录片奥斯卡”之称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中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月光落在左手上》--诗意与生活的交响曲

余秀华,这位1976年出生于湖北钟祥的诗人,虽然身带残疾,却以其灵动的笔触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创作了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将她的思考和感悟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不仅是她才华的见证,更是她情感世界的倾诉。

《月光落在左手上》是余秀华的代表作之一,其中蕴含了她对于生命、爱与希望的独到见解。诗集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像是一个个独立的宇宙,它们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人生百态的宏大画卷。

在《月光落在左手上》中,余秀华用充满画面感的语言描述了月光洒在左手上的情景,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月光的清冷、宁静与柔和,仿佛在无声中传递着温暖和力量。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她细腻的情感,也反映了她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力和表现力。

在余秀华的诗歌中,她并不回避生活中的苦难,反而用诗意的语言去包裹这些苦难,使得痛苦变得不再锐利。通过诗歌,她将个人的遭遇升华为普遍的人性体验,让读者在她的诗歌中找到了共鸣。

余秀华的诗作中还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她的作品中既有对身体与灵魂的探讨,也有对瞬间与永恒的思索。生与死,爱与恨,在她笔下交织成一幅幅复杂而深邃的图画,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真谛。

余秀华的诗歌具有一种“爆炸般的烈度”,能够将读者深深地吸引进去。她的作品不单单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带给读者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持久的思考。

余秀华以她独特的文学天赋,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诗意的世界,那是一个肉体与灵魂、小我与世界、瞬间与永恒交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作为人的普遍情感和存在的意义。

《月光落在左手上》是余秀华诗歌创作的一次集大成,它不仅展示了她个人的艺术成就,更为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考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