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回复: 1

《西线无战事(果麦经典)》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战争 文学 
s33779178.jpg          

书名:西线无战事(果麦经典)
作者: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分类:小说 战争 文学
ISBN:9787532178377      

内容简介

“我们才刚开始热爱生活,却不得不对这一切开炮。”

《悉达多》《人类群星闪耀时》译者、翻译家姜乙新译作,1929年德语原版直译。

6000字译后记,特别收录雷马克未经发表手稿。

青年保罗·博伊默尔、钳工加登、始终随身带着课本的米勒、头脑最清醒的下士克罗普、挖煤工海尔·维斯胡斯、农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劳斯·卡钦斯基们,经过十周的军事训练后,被送往前线。1918年,这个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线阵亡。而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作者简介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Erich Maria Remarque,1898.6—1970.9)

德裔作家

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年出版小说《西线无战事》,引起轰动

1970年9月在瑞士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线无战事》这部作品,由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所著,以其深刻的反战主题和独特的叙事技巧,在读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们在阅读中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以下是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文学价值与地位
   - 经典之作:《西线无战事》作为德语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影响力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销量超过3000万册。这不仅证明了其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品深远的社会影响。
   - 反战“圣经”:该作品被誉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反战“圣经”,通过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唤醒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2. 内容与主题
   - 战争与生活的对比:通过主人公保罗·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们的战争经历,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人性的摧残。与此同时,书中也表达了主人公们在战火中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 爱国主义的反思:小说通过人物的变化,对盲目的爱国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揭示了战争背后的虚无和悲剧。

3. 叙事与风格
   - 第一人称叙述:通过主人公的视角,读者可以更加直接和深入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方式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 真实与幻想的交织:小说中通过现实主义的描写和士兵们的幻想交替出现,展现了战争对人心理的双重冲击,即现实的残酷和内心对美好憧憬的渴望。

4. 角色与成长
   - 主人公的成长:保罗·博伊默尔从一个怀揣爱国理想的青年成长为一个对战争有着深刻认识的士兵。这一变化不仅是个人的成长,也是对战争本质认识的深化。
   - 角色的多面性:小说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不同的背景,他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一幅战争下人性的全景图。

5. 社会与文化影响
   - 反战思想的传递:《西线无战事》以其独特的方式传递了反战思想,影响了无数人对战争和和平的看法。
   - 文化的映射: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态度和历史背景,为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一种视角。

6. 心理与情感
   - 心理描写:小说中对士兵的心理变化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战争压力下的精神变化和崩溃的边缘。
   - 情感的渲染:通过对士兵之间友情和牺牲的描写,小说构建了一种超越战场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坚韧。

7. 艺术与影响
   - 电影改编:小说的同名电影改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这不仅证明了其艺术价值,也让更多的人通过影像了解到了这部作品的深刻内涵。

总的来说,《西线无战事》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是对人性的赞歌,是文化和历史的见证。通过这些精彩的点评,人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从文学技巧、主题深度,还是从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来看,《西线无战事》都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