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回复: 1

《英国文学史全系(套装共5本)》 李赋宁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英国 
51FhgXnbWML.jpg          

书名:英国文学史全系(套装共5本)
作者:李赋宁等
分类:文学 英国

内容简介

《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讲述1500年之前的早期英国文学,历数阿尔弗烈德大王、马洛礼、卡克斯顿、朗格兰、乔叟等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描绘《贝奥武甫》《亚瑟王之死》《耕者皮尔斯》《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或波澜壮阔、或多姿多彩的作品画卷,是大中学生和文学爱好者入门一探瑰丽英国文学史的不二之选。

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一个伟大的文学时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结合重要的历史事件讲述了该时期散文、诗歌、戏剧的特色与发展过程,对莫尔、锡德尼、莎士比亚、琼森、弥尔顿等重要作家及其作品进行“特写式”的专章讨论,叙述中包含评论,具有文学格调和学术深度。本书向我们展开了一幅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发展的全景图,其绚烂多彩令人震撼又雀跃。

《英国18世纪文学史》讨论了18世纪英国文学的发展,涵盖的重要文学流派包括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等,重点讨论的作家有蒲柏、笛福、斯威夫特、约翰逊等。全书对英国18世纪文学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研究透彻、到位,是帮助扩展文学视野、加深文学理解的学术著作。

19世纪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一百年里,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小说先后步入繁荣昌盛的时代,涌现了一大批文学大家。《英国19世纪文学史》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钱青教授主编,是“五卷本英国文学史”的第四卷,重点论述1786—1900年间的英国文学,即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和维多利亚文学,涵盖的重要文学体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重要作家包括雪莱、拜伦、济慈、简•奥斯丁、狄更斯、哈代、王尔德等。本书结合重要的历史事件,对英国19世纪文学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是帮助认识英国19世纪文学发展全景、加深文学理解的良师益友。

《英国20世纪文学史》是“五卷本英国文学史”的最后一卷,对20世纪前90年的英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作了清晰的梳理,详尽的叙述之中包含客观和有学术深度的分析与评论,对重要作家、流派、区域等作专章讨论。涵盖的重要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以及文学评论和广播、电视文学,谈及的重要作家包括哈代、萧伯纳、艾略特、乔伊斯、弗吉尼亚•吴尔夫、迪伦•托马斯、格雷厄姆•格林、贝克特、品特等,涉及的区域包括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等,可谓包罗万象,兼具文学格调和学术深度,是难得的学术佳作。

作者简介

李赋宁(1917—2004),陕西蒲城人,1917年生于南京。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48年获美国耶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52—1986年任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系教授,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英国语言文学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等。主要成果有:《英语史》、《李赋宁论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合编)、《艾略特文学论文集》(译著)等。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合建的西南联合大学,后留校任教。1947年秋,在英国牛津大学茂登学院学习,获得B. Litt.学位。1949年9月回国,后被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校(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等。在教学、科研、翻译工作中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周珏良(1916—1992),安徽东至人,早年毕业于北平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国语文系。20世纪40年代后期曾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英语系研究院学习,自1950年以来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范围为英美文学、中西比较文学和翻译,偏重于诗、小说和文学理论。

何其莘,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全国英国文学学会会长。出版学术作品:《英国戏剧史》《中国学者眼中的英国文学》《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英国中古时期文学史》。编写教材:《新概念英语》(新版)、《何其莘英语一条龙系列》、《英国戏剧选读》等。

刘意青,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并留校任教,后相继获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分校美国文学硕士学位和美国芝加哥大学英语系哲学博士学位。曾多次赴英、美、加拿大等国从事学术交流,特别是1996年获加拿大SACS资助赴加进行文学、文化考察;1999年又以Fulbright讲习教授身份赴美讲学。曾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外国文学学会理事,燕京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英国18世纪文学、英美19世纪小说、《圣经》文学和加拿大文学。翻译、撰写和主编了多部著作,如《圣经故事一百篇》(香港商务印书馆,1988)、《女性心理小说家塞缪尔•理查逊》(英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欧洲文学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9)、《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等。此外,在《北京大学学报》、《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和《外国文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

钱青,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英语系博士学位。曾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大学英语教授协会(IAUPE)会员、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英美文学教研室主任等。主要成果有:编著《英美文学工具书指南》,主编《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上下册)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薇拉•凯瑟传》、《当代美国探索性小说的小说技巧》和《谁是迈拉的冤家?评〈冤家〉》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文学史全系(套装共5本)》,由李赋宁等多位文学大师共同撰写,汇集了英国文学从古至今发展的全景图。该系列不仅涵盖了英国文学的重要时期和流派,还深入探讨了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作者,是研究英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以下是对该书籍精彩部分的客观点评:

1. 古代至文艺复兴时期:
   - 该卷详细介绍了英国文学的起源,包括史诗、抒情诗和早期戏剧的发展。
   - 着重分析了乔叟的作品,展现了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
   - 讨论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繁荣,特别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以及他对社会、人性、权力的深刻洞察。

2. 启蒙时期至浪漫主义时期:
   - 描述了启蒙思想对英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兴起。
   - 分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如对自然的崇尚、对个人情感的强调,以及哥特小说的流行。
   - 探讨了诗人华兹华斯、雪莱、拜伦等人的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维多利亚时期:
   - 详细介绍了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的社会背景,包括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扩张对社会的影响。
   - 分析了狄更斯、勃朗特姐妹、哈代等作家的作品,展现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
   - 讨论了诗歌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如丁尼生、布朗宁等诗人的贡献。

4. 现代主义时期:
   - 描述了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以及其对传统文学形式和内容的挑战。
   - 分析了伍尔夫、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的实验性写作技巧和主题。
   - 探讨了现代主义诗歌,如艾略特的《荒原》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5. 当代文学:
   - 梳理了二战后英国文学的发展趋势,包括“愤怒的年轻人”文学流派的兴起。
   - 分析了当代重要作家如金斯利·艾米斯、多丽丝·莱辛等人的作品,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 讨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以及其在当代英国文学中的地位。

6. 文学批评与理论:
   - 介绍了英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包括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流派的兴起。
   - 分析了文学理论对作品解读的影响,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

7. 文学与社会:
   - 探讨了文学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变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 分析了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性别、阶级、种族等问题,展现了文学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8. 文学与科技:
   - 讨论了科技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影响。
   - 分析了网络文学、电子书等新兴文学形式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这些点评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国文学的丰富遗产。通过这一系列的深入阅读,读者不仅能够获得关于英国文学发展历程的知识,还能够洞察文学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文学如何塑造和反映社会现实。此外,通过对文学理论的讨论,读者可以更加批判性地思考文学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