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7|回复: 1

《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罗荣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历史 
s33946930.jpg          

书名: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作者:罗荣邦
分类:中国 历史
ISBN:9787544398329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罗荣邦认为,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从未停止对提升海洋实力的探索,及至宋、元、明时期,古代中国正式成为海上强国,其海上势力在明初到达顶峰。

造船技术一度世界领先

从宋朝开始,中国的造船技术突飞猛进,在东方航运界掀起一场无形的革命。至宋朝末年,可载上百人的大型商船已十分常见;元朝的商船因安全、舒适而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明朝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的大船平均每艘可载500人。

航海足迹远至东非

早在宋朝,中国人的航海经验已十分丰富。航海者能利用天文知识进行导航,同时掌握了季风、潮汐和海流变化的规律,对东海、南海、印度洋上的国家也了如指掌。至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令中国人的足迹远至非洲东海岸。

傲视东方海域数百年

在南宋、元朝及明的初三百年间,中国水师的势力范围覆盖至印度洋。中国的船运业在水师的庇护下,在东方海道上的发展飞速提升。中国商人活跃于利润可观的东亚贸易中,从热带陆地到南海都散布着华人聚居地。

翻开本书,从战争、贸易、文化等方面,看清古代中国如何一步步成为海洋强国!

作者简介

罗荣邦Jung-pangLo(1912—1981)

美籍华人,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中国史终身教授,中国古代海权史研究专家,同时也是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执笔人之一。

罗荣邦是康有为的外孙,幼年时曾与康有为度过一段四处漂泊的日子,许多年后编译的《康有为传记与论丛》令他小有名气。但事实上,他一生的重点研究方向在中国海洋史。

1934年,罗荣邦从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协助李约瑟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撰写分析中国水师的文章,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内容涉及水力学、船只建造、航海以及海军武器系统等。

1957年,罗荣邦重新整理了他先前关于中国水师的研究,即是本书《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这本书是罗荣邦的代表作,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海权史的经典之作,也是一个从海洋角度看中国历史的重要作品。以下是对这本书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海洋视角独特:在传统的历史叙述中,往往以陆地的角度为主,而罗荣邦在本书中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将海洋作为主线来解读中国的历史。他认为,古代中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索和提升自己的海洋实力。这种视角的转换,为理解中国的过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历史。

2. 造船技术领先:罗荣邦在书中强调了中国在宋、元、明时期的海上强国地位,特别是造船技术的先进性。自宋朝起,中国的造船技术突飞猛进,大型商船可载百人以上,这在东方航运界掀起了一场革命。这一点不仅显示了当时中国经济和技术的实力,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外交流和贸易的重视。

3. 内容分析深入:书中的内容涵盖了战争、贸易、文化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古代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历程。罗荣邦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深入透彻,不仅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海上活动,还揭示了这些活动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动因,使得整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历史叙述,更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分析著作。

整体来看,《被遗忘的海上中国史》以其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深入的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陆地视角的中国历史。罗荣邦通过对海洋历史的梳理,让人们看到了古代中国作为海上强国的一面,这对于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