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回复: 1

《日本1941:导向深渊的决策》 堀田江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战争 历史 日本 
s33640236.jpg          

书名:日本1941:导向深渊的决策
作者:堀田江理
分类:二战 历史 日本
ISBN:9787516651032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从1941年4月至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八个月,从日本国内视角审视整个计划的决策过程,集中了当时的历史细节。

作者发掘了大量罕见的日文第一手材料,提出了多年来一直被众多历史学家忽略的重要问题,例如:为什么军人、文官、外交官以及天皇将他们的国家和人民带上危险的道路?为什么他们做出了从一开始就错误的决定?与公认观点不同的是,本书认为,日本领导人其实认识到发动这场战争将带来毁灭与自我毁灭的后果,甚至在发动袭击前的几个月里,日本领导人原本可以避免这一对决。但一方面,日本对中国旷日持久的战争对日本国内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面临资源短缺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日本不断扩大其在太平洋地区势力的举动引发了西方传统强国的不满,对日本的贸易限制不断加强,日本面临外交困境;第三,日本军队和政府的特殊关系以及矛盾的内阁制造就了特殊的政治决策机制,加之日本好战分子惯有的赌徒心态,最终促使日本孤注一掷,采取鲁莽的行动,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除了对历史事件的直接关注,作者还着重探讨了日本与中国、日本与西方的关系,重构我们对太平洋战场的认识。

作者简介

堀田江理(Eri Hotta) ,出生于日本东京,曾在日本、美国、英国接受教育。先后于牛津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任教,曾担任东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还著有《泛亚洲主义与日本的战争:1931-1945》。现居美国纽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1941:导向深渊的决策》这本书聚焦于1941年4月至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八个月,堀田江理通过深入探究日本国内视角下的决策过程,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以下是对这本书精彩部分的点评:

1. 研究角度的独特性:
   - 堀田江理选择了一个鲜为人知的角度,即日本国内政治与军事决策者的视角,而非广泛报道的西方视角。
   - 通过聚焦珍珠港事件之前的八个月,作者揭示了导致灾难性决策的过程和背后的动机。

2. 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 作者发掘了大量罕见的日文第一手材料,为理解当时日本的决策环境提供了珍贵的信息来源。
   - 这些材料的使用增强了论述的权威性,为读者呈现了更为准确的历史画面。

3. 对忽视问题的探讨:
   - 堀田江理提出了被众多历史学家忽略的重要问题,例如日本领导人在明知可能的后果下,为何仍然选择发动战争。
   - 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促使读者思考决策背后的伦理和心理因素。

4. 对领导层的描述:
   - 书中对日本军人、文官、外交官以及天皇的描述,展现了他们在战前的不同立场和活动。
   - 这种描述有助于读者理解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和各利益方之间的博弈。

5. 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 作者认为,日本领导人其实认识到发动这场战争将带来毁灭与自我毁灭的后果,甚至在袭击前的几个月里,原本可以避免这一对决。
   - 这种观点提供了对传统英雄叙事的挑战,引导读者思考战争的非理性和悲剧性。

6. 文笔与叙述技巧:
   - 书籍的文笔精炼生动,使得厚重的历史内容变得易于接近和理解。
   - 叙述技巧的运用,如对紧张情境的描写和对关键人物的心理分析,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7. 对二战研究的贡献:
   - 本书具有很高的历史资料价值,为二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照。
   - 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深入研究,书籍填补了现有文献的空白,丰富了我们对二战爆发背景的认识。

8. 对决策错误的探讨:
   - 书中探讨了为什么日本的领导层会做出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决定。
   - 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教训,反思如何在当代避免类似的错误决策。

总的来说,《日本1941:导向深渊的决策》以其独特的研究角度、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深刻的战争反思、以及精炼的文笔,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珍珠港事件前日本决策过程的机会。这本书不仅是对二战研究的宝贵贡献,也是对历史决策过程中人性、权力和责任的深刻探讨。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二战爆发的复杂背景,以及人类历史上这一重要时刻的深远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