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回复: 1

《余秋雨学术四卷(套装共4册)》 余秋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41Szd2eu0cL.jpg          

书名:余秋雨学术四卷(套装共4册)
作者:余秋雨
分类:文学 经典

内容简介

《世界戏剧学》

余秋雨毕生学术历程的起点,通论世界十几个文化大国的戏剧历史,至今仍是这门学科唯一的教材,没有任何一部书能取代它的地位。

《中国戏剧史》

以文化人类学立场研究中国戏剧史的开山之作,从一个美丽的角度提醒广大读者:我们是谁。

《艺术创造学》

在可爱的八十年代,花费七年时间,仔细钻研十四个国家的美学和艺术,终于发现所有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有两个成功秘诀。

《观众心理学》

传统艺术习惯于高台教化,从上而下宣布艺术应该怎样。

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从下而上,从根子上探测观众接受时的心理。

的人生堪称丰富,但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术。

为此,我深感荣幸。

我是一条远行的船,永远烟波万里,而学术,则是一个神奇的港湾,以一系列无形的缆索,牵引着我,佑护着我,慰抚着我,安定着我。

作者简介

余秋雨

1946年生,浙江余姚(现为慈溪)人。在家乡度过童年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撰写过大量艺术史论和文化史论著作,在学术界影响巨大。

20年前辞职后开始全面考察中华文明,然后又亲身考察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希伯来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恒河文明遗址,以及欧洲九十六座城市。由于考察过程中要贴地穿越当今世界恐怖的地区,又被电视追踪直播,引起全球各地的极大关注。在考察过程中写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寻觅中华》《摩挲大地》《行走十五年》等书籍,开创“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获得两岸三地诸多文学大奖,并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列。

曾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演讲“中华大文化史”和“中外文化对比史”。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

余秋雨先生近三年新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台湾元智大学桂冠文学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秋雨学术四卷(套装共4册)》是余秋雨教授的学术代表作,涵盖了《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学》和《观众心理学》四部著作。以下是对这套书籍精彩部分的点评:

1. 《世界戏剧学》:作为余秋雨教授毕生学术历程的起点,本书通论了世界十几个文化大国的戏剧历史,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广阔的国际视野。书中不仅深入探讨了各国戏剧的起源、发展与特色,还对比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戏剧艺术的异同,对于理解世界戏剧的多样性与共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2. 《中国戏剧史》:在这部作品中,余秋雨教授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歌舞百戏到现代戏曲的多样化表现形式,详细阐述了中国戏剧的历史演变和艺术特色。通过对经典剧目和戏剧大师的深入分析,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中国戏剧图景。

3. 《艺术创造学》:在《艺术创造学》中,余秋雨教授探讨了艺术创作的本质和规律,提出了独到的艺术创造理论。书中不仅讨论了艺术作品的构思、表现技巧等问题,还深入分析了艺术家的创作心理和作品的社会影响,对于艺术创作者和艺术学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观众心理学》:在这部著作中,余秋雨教授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挑战并否定了传统艺术理论的某些根基。书中详细探讨了观众的心理活动、审美需求及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艺术传播和接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总之,《余秋雨学术四卷(套装共4册)》不仅是余秋雨教授学术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中国乃至世界戏剧艺术研究的宝贵贡献。这四部著作各具特色,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艺术与学术的世界。通过阅读这套书籍,读者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戏剧与艺术知识,还能深刻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与心理内涵,对于艺术爱好者、学者及专业人士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学术研究和阅读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