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回复: 1

《冷漠的人》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34002760.jpg          

书名:冷漠的人
作者: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分类:文学
ISBN:9787559458001      

内容简介

长久以来,这个来自上流社会的年轻人深受精神折磨。面对家庭中的变故,他想表现出某种情绪,却发现自己只能感受到冷漠。在痛苦怀疑之中,他完成了对自己的审判:

“这才是我真正的罪行,我犯的是冷漠罪。”

―――――

将近一个世纪过去,《冷漠的人》讲述的情感,依旧与大多数现代人感受到的一样,是人对于庸常生活的厌倦,对于无法行动的痛苦,对于真情实感的探求……

○ 欧洲第一部存在主义小说。

○ 比加缪与萨特都更早发现了存在主义的危机。

○ 我宁愿冷漠,也不会装模作样。

○ 莫拉维亚一举震动文坛的处女作,曾因批判资产阶级被列为禁书。

○ 流传近一个世纪的经典之作,世界发行超过80个版本。

○ 特别收录莫拉维亚基金会主席致辞、译 者序言和作者年表。

○ 卡尔维诺、加缪、埃科、苏珊•桑塔格、佩内洛普……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 《冷漠的人》写的是家庭悲剧,讲的是现代人的冷漠。

○ 阅读莫拉维亚,就是阅读我们时代的精神症候:冷漠;爱无能;没有行动力;随波逐流;愁闷……

我偏爱莫拉维亚,他是意大利罕见的一个就某个角度来说我愿称之为“风俗”派的作家:定期交出的作品中有我们这个时代时光流转间对道德所下的不同定义,与风俗、社会变动、大众思想指标息息相关。——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

莫拉维亚在今天的全部创作中,体现出一种豁达、一种由衷的热情、一种鲜明的朴实,这些是我们法国作品所略微缺乏的。——加缪(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我们不要忘了,中流社会说的意大利语,其至为高尚的形式,其实源自一些作家朴实而且完全为大家所接受的散文,比如莫拉维亚。——翁贝托•埃科(意大利作家)

莫拉维亚的作品被看作一种对意大利社会进行批判探索的介入文学的起点。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通常是一个既头脑清晰又无能为力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他远在萨特的《恶心》和加缪的《局外人》之前,就表达出一种存在的不安。丧失行动的能力,而又对自己的不行动有负疚感,他不停而又徒劳地去适应一个离他远去的世界。对生活的愁闷和冷漠是莫拉维亚世界的中心主题。——米歇尔•玛利(《理解戈达尔》作者)

莫拉维亚被认为是“天生的叙事者”。他从道德的角度出发,将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化为各种抽象的人生态度:《冷漠的人》《鄙视》《不由自主》《同流者》和《愁闷》等。继而以叙事文学的形式,创造出无穷的人物和场景,动作与行为,以及复杂的心理活动。——魏怡(意大利文学翻译,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现代社会中的人虽与现实格格不入, 却又深深地陷在现实生活的泥潭之中, 一直走到迷宫似的人类社会的尽头。——意大利文学翻译家 沈萼梅

阅读莫拉维亚,或许不能收获愉悦,却会在让人震惊之余,对自己的生存处境有深刻的体认和洞察。——《文学报》

作者简介

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Alberto Moravia(1907—1990)

莫拉维亚与卡尔维诺、夏侠被评论界合称为“意大利现代文学三杰”。

22岁时,莫拉维亚出版欧陆首部存在主义小说《冷漠的人》,一举成名。书中,莫拉维亚以冷峻的笔锋书写了现代人的思想危机,痛斥腐蚀了现代社 会的“冷漠病”。20世纪中期,他在世界文坛如日中天,陆续出版了《罗马女人》《同流者》《鄙视》等巨著,冷静审视现代人的情爱世界、失意者的内心世界,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危机,探讨人的行动力、人的责任以及人如何能更好地存在。

在意大利文坛,他是公认的来不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作家,诺贝尔奖档案披露,他曾获得15次提名。他获得过斯特雷加奖、马佐托奖、蒙戴洛文学奖等,更是名导宠儿,多部作品被翻拍成影视作品:马塞利翻拍《冷漠的人》,戈达尔翻拍《鄙视》,贝托鲁奇翻拍《同流者》,达米亚尼翻拍《愁闷》,等等。他的著作对意大利的语言和电影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3年,他以崇高威望当选欧洲笔会主席,并任欧洲议会会员。

★阅读莫拉维亚,就是阅读我们时代的精神症候。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写这本书试图解决自己的问题,却没有意识到那恰恰是整个世纪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漠的人》这本书,由意大利著名作家阿尔贝托・莫拉维亚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境,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在社会上流阶层的年轻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剖析。下面将对这些精彩内容进行点评:

1. 作品主题:在探讨现代人的冷漠时,莫拉维亚特别指出了家庭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玛丽阿格拉齐娅将家庭事务全部交由情人莱奥处理,不仅凸显了家庭关系的混乱,也反映了责任感的缺失与个人行动力的减退。这一情节为读者提供了对于冷漠态度成因的直观理解。  
2. 人物塑造:主人公及其家人的生活方式,展示了财富和地位无法带来内心的安宁,反而可能导致精神上的空虚和冷漠。这种反差不仅加深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理解,也使读者得以反思真正的生活价值所在。
3. 写作风格:莫拉维亚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角色所经历的精神挣扎和痛苦。
4. 社会背景:通过细致的描写,莫拉维亚不仅仅刻画了个体的心理状态,还反映出了当时意大利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
5. 作品影响:《冷漠的人》不仅在文学上获得认可,其对意大利语言和电影界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多位著名导演将其作品翻拍成影视作品,从而使得莫拉维亚的思想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6. 文化研究:在探讨冷漠病的同时,莫拉维亚的作品也成为了研究意大利乃至欧洲现代文化、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分析材料。
7. 哲学思辨:书中对人的存在意义、责任和行动力的探讨,激发了人们对于自身存在状态的深入思考,对于现代人如何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寻找到自我价值有重要启示。

此外,在阅读《冷漠的人》时,读者可能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以充分体会作者细腻的笔触和深层次的主题思考。同时,考虑到书中涉及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可能与当下有所不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的情况进行比较和思考。

综上所述,《冷漠的人》以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加上莫拉维亚独特的写作风格,堪称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该书不仅揭示了当时意大利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也提供了关于人性、家庭和社会价值的丰富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