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回复: 1

《啼笑因缘》 张恨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3988947.jpg          

书名:啼笑因缘
作者:张恨水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69521870      

内容简介

爱情像眼睛一样,容不得一粒沙子

● 鸳鸯蝴蝶派标杆作家张恨水代表作

●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里程碑之作

● 《啼笑因缘》+《〈啼笑因缘〉续》全收录

● 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他,樊家树,北京求学的杭州青年,偶遇纯真聪慧的鼓书女孩儿凤喜,对她一见钟情,凤喜亦对他怦然心动,然而凤喜的原生家庭却将他视为“钱袋子”;

不久,他又认识了正直有侠义之心的关秀姑,秀姑心悦他,却因为知道他有喜欢的人,从来不向他表白;

后来,与凤喜长得一模一样的何丽娜出现了,她是富家千金,父亲是财政部长,她美丽善良,她说她喜欢他,却被他拒绝了……

再后来,凤喜与他决裂,这场四角恋爱又出现了新的局面,究竟,谁才是他的命中因缘呢?

作者简介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市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赞誉为“中国大仲马”“通俗文学大师”。“恨水”这一笔名,取自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其著作等身,创作了一百多部中、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散文,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纸醉金迷》《夜深沉》《似水流年》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经典之作,该书不仅展现了复杂的人物关系,还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多面性。下面将分别就书中的精彩部分和读者可能关注的方面进行点评:

1. 爱情纠葛:
   - 樊家树与沈凤喜之间的感情线是书中的主要情节之一,充满了甜蜜与苦涩,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下的爱情观念。
   - 关秀姑的纯洁与善良形成强烈对比,在复杂的情感交织中,她的角色显得尤为突出。
   - 何丽娜对樊家树的追求则表现了一种更为现代和自主的爱情态度。

2. 角色成长:
   - 故事中的主角们在经历爱情的同时,也在经历着个人的成长和变化,这种心理描写增加了小说的深度。
   - 特别是樊家树在与多方感情挣扎中逐渐成熟,其心路历程对于理解整部小说极为关键。

3. 社会背景:
   - 小说通过四个主角的爱情纠葛,折射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 书中多次提及的社会活动和地点,如舞会、剧院等,都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历史背景。

4. 文学技巧:
   - 张恨水运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包括倒叙、内心独白等,使得故事层次分明而又富有张力。
   - 精细的心理刻画和流畅的叙述风格使得《啼笑因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5. 文化反思:
   -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可以促使读者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以及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平衡。
   - 小说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和她们的命运选择,也提供了丰富的女性研究和性别议题讨论素材。

6. 情感深度:
   - 张恨水在书中展示了复杂的人物性格和深刻的情感冲突,让读者能够切身体会到人物的情感波动。
   - 书中不乏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7. 结局处理:
   - 结局的处理体现了张恨水对复杂情节线索的有效收束能力,给予读者空间进行深入的思考。
   - 虽然结局可能不完全是读者所期待的欢喜或者悲剧,但它恰当地呈现了现实与理想间的张力。

8. 语言风格:
   - 张恨水的语言既有文学性又不失通俗易懂,这一特点使得《啼笑因缘》能够跨越不同阅读群体。
   - 书中使用的各种比喻和描写手法丰富了文本,增强了阅读的愉悦感。

综上所述,《啼笑因缘》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让人们得以洞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某些面貌,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仅可以享受故事本身的乐趣,亦能从中获取对人性、情感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