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回复: 1

《反内卷》 黄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心理 社会 
41ldzhTSKyL.jpg          

书名:反内卷
作者:黄徽
分类:心理 社会
ISBN:9787308216647      

内容简介

“没有创新的简单重复现象”

“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

“没有发展的增长”

因为内卷能如此恰当地形容我们的生活现状——被迫按照权力结构所设定好的外部指标竞争,所以这一社会学术语,能在当代语境中快速“出圈”。

花式“鸡娃”的父母、“996”的互联网大厂员工、找不到工作的“985废物”……总有一种内卷与你有关,而你任何想退出的念头或行动,往往不被社会所包容。也许,是时候好好讨论,如何反内卷,过真正想要的生活了。

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介绍“内卷”一词的历史,再分析内卷如何演变为如今社会的常用词,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动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四条反内卷思路,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教育体制、企业管理、产权限制、阶级固化、社会治理……

所谓反内卷,不是让人们消极地退出社会生活,而是鼓励一种不受群体绑架的生活方式,呼吁一个能为人们提供多元化选择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成员可以随时离开内卷的游戏,不受他人指责,过上更舒展的生活。

作者简介

终身学习者,隐于市。

著有《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有温度的资本论》《治理的逻辑:事权与财权的分立》《爱的复利:用经济学思维谈爱与亲密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内卷:如何对抗集体焦虑与非理性竞争》一书,作者黄徽通过深入分析,探讨了内卷现象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代社会的表现形式。这本书不仅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内卷”一词进行了历史回顾,还详细剖析了其成为社会常用词的过程和背后的深层动因。下面将围绕该书的核心观点和精彩内容进行讨论:

1. 内卷现象的社会学解释  
   - 历史起源:书中对“内卷”这一术语的起源做了详细阐述,揭示其最初在农业经济学中的使用背景,以及随后如何在社会科学领域中被广泛采纳。  
   - 社会语境: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内卷在当代社会中快速“出圈”的原因,尤其是它如何精准地描述了人们在权力结构设定的外部指标下的竞争状态。

2. 内卷背后的经济与社会动因  
   - 经济增长与个体回报:黄徽指出,尽管经济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个体从中获得的边际报酬却在递减,这种矛盾加剧了内卷现象的形成。  
   - 制度性障碍:书中强调,教育体制、企业管理模式、产权法律限制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内卷的深层动因。

3. 反内卷的实践路径  
   - 教育改革:作者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内卷问题,必须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提倡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减少标准化考试带来的压力。  
   - 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管理层面,黄徽建议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工作模式,尊重员工的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 产权与法律:书中还谈到需要对现有的产权和法律框架进行调整,以减少不必要的竞争和摩擦,为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  
   - 打破阶级固化:黄徽强调,促进社会流动性,打破固有的阶级壁垒,对于缓解内卷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4. 集体焦虑的社会影响  
   - 焦虑的根源:作者深入分析了集体焦虑的社会根源,认为过度的竞争和对成功标准的单一化是导致人们感到焦虑的关键因素。  
   - 非理性竞争:书中指出,非理性竞争不仅消耗了大量社会资源,也加剧了个体的心理负担,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5. 个人层面的应对策略  
   - 自我认知的提升:黄徽建议,个人应增强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而不是盲目跟从社会设定的成功模板。  
   - 生活质量的追求:书中提倡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非单纯的物质积累,通过培养兴趣和爱好来丰富个人生活的内涵。

6. 社会文化的影响与改变  
   - 文化认同的重塑:作者提出,要通过倡导多元和包容的文化价值观,来逐步改变人们对成功的固有认知。  
   - 媒体与舆论引导:书中还讨论了媒体和公共舆论在内卷现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渠道传播更加健康和积极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反内卷》不仅是一本关于社会经济现象的深入分析,也是一部提供了具体解决方案的实用指南。黄徽通过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内卷现象的多方面原因,更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了应对内卷的有效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