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1|回复: 1

《九说中国系列(第一辑·全九册)》 江晓原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历史 
51q4VMyf0pL.jpg          

书名:九说中国系列(第一辑·全九册)
作者:江晓原等
分类:中国 历史

内容简介

“九说中国”丛书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大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丛书。“九说中国”系列从书每辑推出九部单行本,每部单行本邀请一位相关专业领域享有学术声望的专家撰写,从承载中华优秀文化的诸多细小的局部和环节入手,由最能代表中国气质、中国气象、中国气派的人物、事物、景物、风物、器物下笔,选取九例个案或九个阐释性维度,勾勒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传统和灿烂文明。

第一辑包括《九个汉字里的中国》《寺院映现的中国》《道观可道的中国》《民间传说里的中国》《发明里的中国》《节日里的中国》《寓言里的中国》《九首古诗里的中国》《玉石里的中国》九种。

《九个汉字里的中国》:本书选取九个汉字,对“中国”这一概念的演变,中国传说时代与历史时段的衔接问题,中国人的天神信仰与统治者的神道设教,中国的文化教育与礼乐起源,中国的刑罚观念,中国书籍的原初形态,中国的百姓命运等,做了概要性质的介绍。这一本小书,除了透过汉字管窥中国,还希望读者能知道汉语和汉字本身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先民所创制并遗留至今仍在使用的汉字,值得每一个华夏儿女珍视与爱护。

《寺院映现的中国》:汉化寺院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关联?它在茫茫禹迹中经历过多少兴废与变迁?寺院僧侣的日常生活有些什么内容,它对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产生了哪些影响?本书运用多学科知识,截取九个侧面对中国寺院进行系统而立体的考察,不仅对上述问题加以详细的论述解说,也在此基础上融入丰富的人文历史典故,为读者呈现出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神圣空间。当然,作者并不囿于探讨寺院本身,而是以寺院为镜,以此洞察在历史流变中的中国社会,以及复杂的风俗世情,对于读者了解汉化佛教颇具引导之功。

《道观可道的中国》:道观是道教徒供奉修行的重要场所,它们往往深藏于数量可观的道教圣地中。如果有得道高人来此修真,甚至著书立说,那么这些道观的声名自然也会广泛传播。于是,它们与道教名山一起,构成道教中洞天福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遍布神州的洞天福地,它们的分布与兴衰都与道教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故而本书选取了九个有代表性的洞天福地,试图通过它们反映道教的形成与发展,从中透视道教这一本土宗教对中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与影响。

作者简介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人文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前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前理事长,上海市性教育协会前副会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约百种,发表学术论文约两百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段怀清,1966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著有《〈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白璧德与中国文化》、《苍茫谁尽东西界: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报人——小说家:海上漱石生研究》、《王韬与近现代文学转型》、《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译著)等。

仲富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学会会长,多年潜心研究中国民俗文化学、民俗传播学。著有《中国民俗学通论》《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综论》《水清土润:江南民俗》《上海民俗——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上海日常生活》《民俗传播学》等,部分论著被译为英、俄、日、韩等国文字。另有大量论文和文章散见于海内外报章杂志,并承担多项国家与上海市文创研究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说中国系列(第一辑·全九册)》是一套由江晓原、叶舒宪等学者撰写的大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丛书,它以其深入浅出的方式,为读者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该系列丛书不仅涵盖了中国的地理、历史、思想、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而且每位作者都是其领域内的专家,使得每本书都充满了独特的见解和精彩的观点。以下是对这套书籍中一些精彩部分的点评:

1. 深入探索:书中不仅介绍了中国各种文化现象,还深入探索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脉络,让读者能够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2. 学术性与普及性:作者们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既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又使得普通读者能够轻松阅读并吸收知识。

3. 文化自信:通过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丛书传递了一种文化自信,鼓励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4. 跨学科视角:作者们利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考古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视角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5. 丰富的案例: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现代实践,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6. 批判性思考:在介绍中国文化的同时,作者们也不乏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这种开放的态度有助于读者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

7. 文化比较:丛书中的部分作品还涉及了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这不仅增加了内容的丰富性,也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待自己的文化传统。

8. 图文并茂: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书中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和插图,使读者能够在视觉上也能享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这套《九说中国系列(第一辑·全九册)》不仅是一套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自省和自信的展现。无论是对中国文化有深厚兴趣的读者,还是希望建立文化自信的普通人,都能在这套丛书中找到值得一读的精彩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