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8|回复: 1

《法治的细节》 罗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科普 
s34025530.jpg          

书名:法治的细节
作者:罗翔
分类:法律 科普
ISBN:9787222204331      

内容简介

《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全新的法学随笔,面向大众读者,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或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

此外,本书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求学成长经历,袒露其心境的变化与成熟,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媒体评价:

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这不仅是罗翔老师这样法律传播者的愿望,也是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应有的态度。

——《人民日报》

法律可能让人觉得很生涩,离生活比较远。但是罗老师能让你知道法律跟生活是非常贴近的。他自己本身很懂,所以可以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讲出来。

——《南方周末》

罗翔老师不仅给你提供法律专业视角下的独特解读,还时不时来一场哲学教育,让你感受到一种被降维打击的快感,获得感和成就感满满。

——《第一财经》

外皮是喜感的口音,搞笑的例证;内核则是在多年的实践和思辨中寻求真理,催人上进,成为内容产业中的一股“清流”。这恐怕是罗翔之所以能持续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中国新闻周刊》

罗翔老师满足了人们对有力量的通识教育的想像。用荒诞、极端案件逗笑人的同时,夹带出对尊重生命、尊重常识和对理想主义的呼唤。

——《三联生活周刊》

“津津有味”是罗翔弹幕里的高频词。除此之外,人们喜欢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真性情。

——《网易》

作者简介

罗翔

湖南耒阳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刑法哲学、经济刑法、性犯罪,著有法律普及读物《刑法学讲义》,随笔集《圆圈正义》等。

除学术研究与授课外,罗翔教授长期专注于法律普及与法考教学。

在校任职期间多次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欢迎的十大教师称号,2018年入选法大首届研究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2020年初,因其刑法课视频中所举的案例幽默风趣,意外爆红网络,一时形成“千军万马追罗翔法考”之势。其上课视频截图所制作的表情包在网络上疯传,被称为“一米九的法律男神”。3月9日,受邀请正式入驻bilibili视频网站,创造极速千万粉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法治的细节》读感

《法治的细节》这本书,罗翔教授用他的笔触,将高深莫测的法律知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一篇随笔,如同一场关于法律的盛宴,无论读者原本对法律是否感兴趣,书中的内容都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在阅读辛普森案的篇章时,我被其细腻的叙述所吸引。罗翔不仅简单叙述了案件本身,更深入地分析了背后的法律程序与法治精神。这使我认识到,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规章制度,而是活生生的、充满人性关怀的社会实践。

当电车难题的讨论展开时,我感到了作者强烈的引导力量。这是一种经典的伦理困境,但在罗教授的笔下,它变成了一个思考正义与选择的平台。他邀请读者一同进入这个场景,感受决策者的重负,从而更加真切地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微妙关系。

对于性同意制度的探讨,更是显示了罗翔教授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和责任感。这一部分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性别平等的认识,也是对当前法律改革方向的一种期许。

此外,书中的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案件的解读,让读者得以窥见作者深厚的法律功底及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这些内容,无疑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更为贴近实际、更为生动的法治教育。

这本书让我明白,法律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的种子。罗翔教授通过《法治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法治社会的美好图景,同时也点亮了我们心中那一盏法治的灯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