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5|回复: 1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套装6册)》 郑永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社会 经济 
41cfnGMXjfL.jpg          

书名: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套装6册)
作者:郑永年
分类:中国 社会 经济

内容简介

《大趋势:中国下一步》 本书首先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制度改革,经济改革,和谐建设这些顶层设计方面的改革逻辑进行了梳理,然后重点聚焦于未来三十年中国走向,深刻分析了中国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秩序、新挑战、新矛盾及其出现的原因,目前的形式和可能的应对策略,本书的后半部分还从中国知识体系建设和中国外交策略两个重要方面如何实现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贸易与理性》本书首先对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从经济全球化以及美国现状与忧虑的角度进行深度分析,第三章接着对中国如何应对推出几项战略性建议,明确指出中国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去拥抱这个世界;第三章客观分析了当下中国与美国的发展现状,已经对中国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做出理性的反思总结。第四章则站在企业家的角度分析企业家所面临的困境和焦虑,并为企业家下一步如何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思路。最后则在第五章讲述了中国进入开放4.0版,政府该如何培育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的知识重建》这个集子收录了作者过去数年对中国知识重建研究的论文和演讲稿。其中有部分内容曾在作者专栏中出现,这次是全文发表,同时也收录了针对这个主题的访谈录。现实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国门大开,中外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交往,但是中国和世界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的分歧则越来越大。很多人在谴责西方世界的偏见。但向世界说明中国当是中国人自己的任务。中国缺少一个能够向外在世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一直在借用他人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自己,结果不仅不能解释自己,反而曲解了自己。这需要知识分子也即知识的生产者思考西方的知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如何能够生产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更高层次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复兴的关键就是中国知识体系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集子关切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力量问题。

《中国的文明复兴》本书收录了作者过去数年对中国的文明复兴研究的论文和演讲稿。着重从中国道德体系建设、意识形态崛起,话语权建设以及知识体系建设的角度探讨中国的文明复兴。分析了道德解体现状、原因和道德重建;中国当前意识形态状况和重塑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并从国际话语权和中国知识体系建设两大重要方面探讨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在文章结尾部分还附录了儒学与现代国家建设的主题访谈,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复兴的意义。

《通往海洋文明之路》选题收录了作者过去数年对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研究的论文和演讲稿。一方面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分析中国自古代的重视陆地地缘政治向重视海洋地缘政治的转变历程, 并以英美等大国崛起成为海洋大国为例阐明中国走向海洋大国之路的必要性。选题还对“一带一路”倡议,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洋地缘政治有联系的复杂国际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讲解论述,并且就如何处理海洋地缘政治与陆地地缘政治、国际外交关系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中国民族主义新解》这是郑永年老师关于中国新民族主义的专著,属于国际关系的一部分。回答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重拾民族自豪感的背景下,西方国家为何在思考中国对于世界的意义时,为何执着于担忧中国崛起对世界秩序构成的挑战和威胁而无视中国崛起对世界的贡献。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心系国家兴衰的著作,本书初步分为七个章节,系统全面论述了中国民主主义的兴起背景,影响因素,并以国际视野客观分析当今世界几个文明冲突与民族主义的辩证关系。最后对中国新民族主义的发展方向做了极具深度的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套装6册)》深度解读

郑永年教授的《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套装6册)》,堪称其十年来在中国问题研究上的集大成之作。书中不仅涵盖了作者在各大专栏发表的文章,还有多篇精彩的访谈录,涉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多个方面。

在阅读这一系列丛书时,我被《中国的文明复兴》所吸引。郑永年教授以独到的视角,剖析了中国文明从古至今的演变和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尤其是他对于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之间关系的论述,令我深受启发。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比较,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文明复兴不仅是一种文化追求,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继续翻阅《中国的知识重建》,郑教授对中国近现代知识体系的形成及其与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显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他对于知识体系如何影响国家政策、教育方向乃至整个社会风貌的分析,让我对中国知识重建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不得不提的是《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在这本书中,郑永年教授将中国定位为一个陆海并重的大国,详细阐述了中国海洋文明的历史渊源和未来展望。书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分析,指出了这一战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海洋文明发展的重大意义,展现了作者的宏观视野和前瞻性思考。

书中的访谈部分同样精彩。郑永年教授与各界人士的对话,不仅生动呈现了他的学术观点,还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通过这些对话,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中国发展的多种视角和深层次问题。

郑永年教授的文笔朴实而深刻,能够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理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使得这一系列图书既有学术价值,又具备很好的可读性。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套装6册)》无疑是研究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思考中国的独特视角,而且其深刻的洞见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值得每一个关注中国现在与未来的读者仔细阅读和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