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回复: 1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 魏斐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51vQ1fk14bL.jpg          

书名:魏斐德上海三部曲
作者:魏斐德
分类:历史

内容简介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27-1937》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部,系统描述了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依靠警务力量对上海实现初步统治的经过,澄清了这十年间的很多历史问题,如中央体制与地方势力间的关系,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机构中的作用,在日寇入侵和占领的压力下上海政治组织的演变等。将上海市政、警政变迁与当时中国政治大背景有机结合,这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宏观视野。《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37-1941》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二部,生动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后至1941年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上海作为“孤岛”期间的政局和社会状况,涉及国民党“蓝衣社”在上海的抗日活动、“军统”对亲日分子的暗杀、日伪的血腥报复、汪伪政权的恐怖统治、沪西“歹土”地区的丑恶社会现象等等。全书以独特视角和翔实材料,再现了上海“孤岛”时期各方势力的纠缠斗争和腥风血雨。《魏斐德上海三部曲:1942-1952》本书是《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第三部,讲述了从1942年日本占领上海租界后直至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开展的建立秘密党支部等地下活动,以及上海解放初期人民政权对上海市政、警务系统和整个社会的一系列改造运动,如关闭金融黑市,打击鸦片交易,镇压反革命,遣送难民,改造妓女、舞女和瘾君子,等等。同样是新政权对大城市的治理,为何国民党遭到失败,而共产党却取得了成功?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独到分析。

作者简介

魏斐德(1937—2006),美国历史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所长、美国历史学会会长、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代表作有《洪业:清朝开国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中华帝国的衰落》《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斐德上海三部曲》是魏斐德关于上海历史的重要著作,涵盖了1927至1952年间的上海。尽管书名所覆盖的范围可能过广,因上海的故事非三本书即可完整涵盖,但作品在叙述这一时期的历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这三部著作中精彩部分的点评:

1. 《上海歹土:1927-1937》:
   - 系统描述了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如何依靠警务力量对上海实现初步统治的过程。
   - 揭示了中央体制与地方势力间的关系,以及秘密组织和犯罪集团在腐蚀国家机构中的作用。
   - 在日寇入侵和占领的压力下,上海社会的各种反应也是这部著作的关注点。

2. 《上海孤岛:1937-1941》:
   - 生动再现了1937年淞沪会战后至1941年年底“珍珠港事变”爆发前,上海作为“孤岛”期间的政局和社会状况。
   - 描述了国民党“蓝衣社”在上海的抗日活动、军统对亲日分子的暗杀以及日伪的血腥报复等重要史实。
   - 汪伪政权的恐怖统治和沪上各方势力的纠缠斗争也被详细刻画出来。

3. 《上海红星照耀申城:1941-1952》:
   - 尽管对这一部分的具体描述未在材料中出现,但可以推测该著作讲述了珍珠港事件后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变化。
   - 预期包含抗战结束后上海的政治走向、经济恢复、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夕的社会变迁等重要内容。

总的来说,《魏斐德上海三部曲》的精彩部分在于其详实的历史描述,以及作者试图通过上海地方史来反映中国现代史的新颖角度。魏斐德的著作不仅澄清了众多历史问题,还为理解当时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社会动态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