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回复: 1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娜塔莎・沃丁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战争 文学 纪实 
s33840745.jpg          

书名: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作者:娜塔莎・沃丁
分类:二战 文学 纪实
ISBN:9787513342988      

内容简介

“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母亲总是一再重复这句话。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她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多年之后,女儿这么说道。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灾难缩影

◎20世纪东欧灾难实录,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出版空白

◎堪与温弗雷德·塞巴尔德媲美的作家,用文字抢救逝去的生命与记忆之书

◎重写东欧史,拼接历史的碎片,完整还原悲恸个人史。12000000名东方劳工,绝非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之外的历史注脚,展示欧洲文明悲剧的全景,揭示乌克兰人不为人知的命运

◎斩获德语第二大文学奖“莱比锡图书奖”(非虚构类)、德布林奖,德语文学在线、《明镜周刊》、《德国时代周报》、《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等高度赞誉

◎一出版即译为法国、黎巴嫩、意大利、立陶宛、荷兰、西班牙、乌克兰、阿拉伯等文字,长期踞于德国图书榜首

作者简介

作者

娜塔莎・沃丁,德语作家,德俄翻译家。苏联强制劳工之女。1945年生于德国战后“流人营”,母亲自杀后,被一所天主教女孩收养所收养。从语言学校毕业后,从事俄语翻译并暂住在莫斯科。1983年,她的第一部小说《玻璃之城》问世,后又相继出版了《我曾活过》《婚姻》以及《黑夜中的兄弟姐妹》《暗影中的人》。曾获黑塞奖、格林兄弟奖以及沙米索奖。

因《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一书,娜塔莎·沃丁被授予莱比锡图书奖、德布林奖。目前生活在柏林和梅克伦堡。

译者

祁沁雯,德籍华人,德国卡塞尔大学教育学和日耳曼学双专业硕士。曾任德国哥廷根大学驻华代表,从事中德高校交流工作近十年,现就职于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业余爱好旅游、观影及译书。已出版译作《海德格尔与妻书》(2016)、《奥斯维辛的摄影师》(20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这本书籍,作者娜塔莎・沃丁以深刻的文笔和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一段家族与历史的探索之旅。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家族历史的非虚构作品,更是二十世纪东欧动荡史的一个缩影,以下是对书中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家族历史的揭示:在《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中,沃丁用少得可怜的线索,逐步拼凑起家族的碎片,这一过程展现了作者极强的调查和叙事能力,让读者仿佛也成为了这场历史追寻之旅的一员。

2. 个人与历史的结合:书籍中穿插着作者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族历史的追寻,使得这部作品既有个人情感的温度,又有宏大历史的厚重感,这种双重交织的叙述手法极大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3. 悬念的营造:“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这句未了的悬念贯穿全书,成为驱动读者继续阅读下去的关键,而作者直到最后也不曾给出答案,让人在读完全书后仍充满思考。

4. 历史寓言的体现:通过家族史的挖掘,沃丁实际上还原了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这样的写作手法让这部非虚构作品具备了文学作品的深度与内涵。

5. 情感表达的深沉:在描述与家庭成员之间复杂情感时,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深情与细腻,使得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究,也是一次对人性与情感的深刻剖析。

6. 身份认同的探索:在书中,沃丁第一次明白“我并非身处人类历史之外,而是在历史之中”,这种对身份认同的探索,对于有着复杂家族背景的人来说尤其触动心弦。

7. 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尽管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但作者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对话,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以及我们应如何面对和理解过去。

8. 文化传承的反思:通过寻找家族的历史,沃丁实际上也在探寻自己的文化根源,这不仅是一次个人身份的溯源,也是对文化传承重要性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她来自马里乌波尔》这本书通过丰富的情节、深刻的主题以及独特的叙事手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家族与历史交织的复杂世界。每一个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每一段故事都能够引发读者的深思。这本书是一次情感与智慧的共鸣,是对家族、历史以及个人身份认同的深刻探索,值得每一位读者仔细阅读并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