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回复: 1

《糜骨之壤》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3774084.jpg          

书名:糜骨之壤
作者: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33962968      

内容简介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卡尔丘克最新被译为中文的长篇小说;从波兰语直接翻译;同名电影《糜骨之壤》曾获201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亚佛雷德鲍尔奖(银熊奖)。

-----

本书入选2019年布克国际奖短名单 | 201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长名单 | 2020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

-----

《时代》《经济学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卫报》《芝加哥论坛报》盛赞

---

“宇宙中有一个地方,还没有毁灭,那里的世界还没有颠倒,伊甸园仍然存在。”

----

主人公雅尼娜是一位精通占星术、喜欢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并热衷动物保护的老妇人,她幽居在波兰边境被大雪覆盖的山林里。雅尼娜给自己认识的每一个人都会取个奇怪的外号,他们是“大脚”“鬼怪”“好消息”,她养的狗则被称为“小姑娘们”。突然有一天,邻居“大脚”被一块小鹿骨头卡住喉咙,死在家里,此后凶案接二连三发生……小说贯穿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幽默感,以及关于人、自然、动物的尖锐思考。

----

一个曲折的、充满想象力的、超越类型化的故事。(《糜骨之壤》)既是犯罪悬疑小说,又是童话,更是一场关于一些物种为什么要凌驾于另一些物种之上的哲学探讨。

——《时代》杂志

托卡尔丘克是过去25年间在欧洲脱颖而出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家之一。

——《经济学人》杂志

一曲给大自然的颂歌;一首给威廉•布莱克的赞美诗;托卡尔丘克是否超越了布莱克?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这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犯罪小说——因为托卡尔丘克不是一位平常意义上的作家。借由她非凡的才华、智识和她的这些“思想小说”,她提出并思考着关于生态环境的政治的种种问题。托卡尔丘克反复地提出这些问题,并呼吁我们采取行动。

——《赫芬顿邮报》

作者简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Olga Tokarczuk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年授予),当代欧洲重要作家、波兰国宝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为:“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托卡尔丘克生于1962 年,毕业于华沙大学 心理学系,1989年凭借诗集《镜子里的城市》登上文坛。代表作有长篇小说《E.E.》(1995)、《太古和其他的时间》(1996)、《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1998)、《最后的故事》(2004)、《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2006)、《云游》(2007)、《糜骨之壤》(2009)、《雅各布之书》(2014);小说集《衣柜》(1997)、《鼓声齐鸣》(2001)、《怪诞故事集》(2018);散文《玩偶与珍珠》(2001)等。

她善于在作品中融合民间传说、神话、宗教故事等元素来观照波兰的历史与人类生活。除诺贝尔文学奖外,她曾凭借《云游》和《雅各布之书》两次荣获波兰权威文学大奖尼刻奖,六次获得尼刻奖提名;2010年荣获波兰文化杰出贡献银质奖章;2015年荣获德国-波兰国际友谊桥奖;2018年《云游》荣获布克国际奖;2019年《雅各布之书》荣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奖,同年《糜骨之壤》入围布克国际奖短名单,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糜骨之壤》曾获201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亚佛雷德鲍尔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糜骨之壤》精彩篇章解析

《糜骨之壤》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故事围绕主人公雅尼娜展开,她既是一位占星术士也对威廉·布莱克的诗歌情有独钟。这本书贯穿着幽默感和尖锐的思考,关于人、自然与动物的关系给出了深刻的探讨。

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叙事手法,将现实与幻想、科学与迷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现实的叙事风格。雅尼娜的形象塑造是书中的一个亮点,她不仅仅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占星师,更是一位深知自然法则和宇宙秩序的智者。通过她与周围人物的互动,作者展示了人类对于自我及外部环境认知的局限性。

书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极具批判性。通过细腻的笔触,托卡尔丘克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行为,以及这种行径如何导致天然平衡的破坏。这种思考在今天看来尤为重要,提醒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为深刻的是,作者通过雅尼娜的视角对人类社会的异化现象提出了批评。她用独到的眼光观察现代社会,发现了其中的荒诞与不合理。这种从独特角度出发的批判,使得读者能够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习以为常的现象。

在文学表现上,托卡尔丘克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为作品增添了多层次的意义。例如,书中频繁出现的“骨之壤”象征着生命循环过程中残酷而不可逆的一面,同时也暗指人类终将归于尘土的宿命。

作为一部融合哲思与叙事的现代小说,《糜骨之壤》在形式上也展现了创新。章节之间穿插的散文和诗篇,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框架,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书中对细节的描写尤其值得称赞。无论是对小镇生活的工笔画般细腻描摹,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刻画,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类情感的敏锐洞察。

《糜骨之壤》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通过独特的文学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的世界。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用她的笔触,勾画出了人性的多面与自然的复杂,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发现生命的多重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