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3|回复: 1

《声誉》 唐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随笔 
s33821797.jpg          

书名:声誉
作者:唐诺
分类:文学 杂文 随笔
ISBN:9787559827999      

内容简介

人们在本雅明死后多年才一拥而来的那些赞誉和崇拜,要是能够分一点到他生前,本雅明就不必如此狼狈一生,也不用四十几岁就绝望自杀于法西边界的比利牛斯山区。当然,能救援他的不直接是声誉,而是声誉带来的可换得的东西:一些钱,或一本护照。诸如此类的故事还能想到许多,比方梵高,还有爱伦·坡。

声誉只是一根绳子,它本身也许毫无价值还带点做张做致,但它系着很多有价值的人和东西。唐诺全新作品《声誉》,这一趟有关声誉、财富和权势的简单思索,真正关怀的是声誉如今的模样和处境而已——由财富统治的世界和由权势统治的世界,哪一个是声誉比较困难的当下处境?

认定这是本小册子,把自己限制在一般常识层面上,用常识性材料工作。这回引述的书,像《瓦尔登湖》《基督山伯爵》《高老头》《环游世界八十天》等一般读者尽可能有印象的书。唐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努力把一个个四下散落的常识试着聚拢、连缀起来,填补其间的空白,尽可能夯打结实,并希望它们各自“回到”自己较恰当的位置上。

★“我们时代少有的职业读书人”唐诺全新作品——我有关声誉、财富和权势的简单思索。极限的阅读,抵达思维尽头的自由漫谈。声誉、财富和权势,现实人生的三朵雨云,哪个离幸福最近?命盘上熠熠闪光的三个点(科、禄、权)是如何运作的?三者对应的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向度,如何在当代社会冷热消长?读书人唐诺的十七万字“小册子”,谈自由,谈常识,谈货币,谈民主,谈失去的技艺……

★博学清明的智识书写,漫游在交叉小径的阅读密林,把四下散落的常识一一聚拢连缀。颜渊、亚当·斯密、巴尔扎克、梭罗、海明威、博尔赫斯、汉娜·阿伦特、列维–斯特劳斯……身处声誉、财富和权势交错纵横的世界,个人如何辨识、理解与抉择?契诃夫25岁的小说认清声誉活着时的真实模样;《瓦尔登湖》和《高老头》是19世纪关于财富的两个极端实验;马尔克斯以无限封笔展开一次声誉与权势的正面决斗……由财富统治的世界和由权势统治的世界,哪一个是声誉比较困难的当下处境?

★朱天文、杨照推荐,一本在后声誉时代洞察秋毫、拳拳到位的箴言。

作者简介

唐诺,本名谢材俊,一九五八年生于台湾宜兰,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

曾与朱天文、朱天心等创办著名文学杂志《三三集刊》,后任职出版公司数年。近年专事写作,曾获多种文学奖项,朱天文誉之为“一个谦逊的博学者、聆听者和发想者”。《十三邀》第三季嘉宾,许知远称其为“天下第一读书人”。

著有《文字的故事》《阅读的故事》《读者时代》《世间的名字》《尽头》《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声誉》的深层思索

唐诺的新作《声誉》并非只是浅尝辄止地探讨声誉这一概念,而是深入地分析了声誉在当下社会中的模样和处境。书中提出了一个颇有深度的问题:在由财富和权势主导的世界里,声誉究竟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是财富的统治还是权势的压制,哪一个给声誉带来的困境更加严峻?

《声誉》的精彩部分在于作者对声誉的现代面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个人荣誉的思考,更触及了社会结构与人类行为的交织点。唐诺通过将声誉放在如今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使我们得以重新认识声誉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决策。

阅读这本书,我被作者对于声誉、财富和权势之间关系的探讨所打动。当声誉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尺度时,我们似乎忽略了它的本质——一种基于个人行为和品德的评价。然而,在财富和权势面前,这种评价又显得如此脆弱,甚至有时会被物化和扭曲。唐诺对此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和批判,让我不由自主地反思现实中的种种现象,比如名人效应、权力游戏等。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没有采用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而是用常识性材料和通俗易懂的叙述方式,使得读者即使不具备深厚的哲学或社会学背景,也能够轻松把握书中的核心观点。这样的写作策略,无疑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亲和力,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启示。

《声誉》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不仅讨论了声誉本身,还揭示了在当今社会中,声誉如何受到财富和权势的影响,以及这对个人和社会意味着什么。书中的观点挑战了我对于声誉的传统理解,并促使我思考如何在物质和权力的洪流中保持个人的独立和诚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