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回复: 1

《寄生虫星球》 卡尔・齐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科普 
51CG6OcNf8L.jpg          

书名:寄生虫星球
作者:卡尔・齐默
分类:寄生虫 生物 科普
ISBN:9787557696276      

内容简介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控制宿主的思想,万劫不复。

想象一个世界,寄生虫是化学战和伪装的大师,用宿主的身体伪装自己。

想象一个世界,在那里寄生虫引导进化,那里的大多数物种都是寄生虫。

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

从哥斯达黎加潮湿的丛林到苏丹南部恶臭的寄生虫避风港,齐默生动地展现了寄生虫如何改变 DNA、重新连接大脑、让男人更加不信任、让女人更加外向,以及将宿主变成活死人。

这本详尽而优雅的书将寄生虫带入了公开的环境,并揭示了它们可以教给我们的关于宇宙中最基本的生存策略的知识。

翻开这本书,了解地球头号掠食者,改变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作者简介

[美]卡尔・齐默(Carl Zimmer)

卡尔・齐默,《纽约时报》《自然史杂志》等专栏作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著有进化生物教材和14本科普读物。1994 年获埃弗里特•克拉克科学新闻奖,1997 年获美国生物科学学会媒体奖,2016年获得进化生物学学会颁发的古尔德奖,2019年获美国国家科学院传播奖。《纽约杂志》称他“可能是令全美尊敬的科普记者”。据他所知,世界上只有他的名字被同时用在了寄生虫和小行星上。

姚向辉,人送外号BY叔,青年译者,译作有《血疫 : 埃博拉的故事》《血殇 : 埃博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命,宇宙以及一切》《教父》《漫长的告别》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特色的推理小说。这本书不仅展示了个体如何在连续的历史风波中寻找自我定位,也反映了历史大背景对个人生活的深刻影响,揭示了普通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与心理变化。《寄生虫星球》这本书以其下面将深入分析这本书的几个精彩部分,以及这些部分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此书不仅获得了岛田庄司奖,还以其独特的故事性、游戏性和本格推理元素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兴趣。生动的叙述和下面将深入探讨此书的精彩部分,并进行客观的点评:
深刻的科学内涵,展现了一个常被忽视却异常1. 群体传记的独特视角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1. 故事背景设定
   - 史料来源的丰富性:作者雅劳施采集了数十位老人的晚年回忆录或自传,卡尔·齐默,作为著名的科普作家和进化生物学的普及者,用其丰富的知识和引人入胜的文笔,揭示了寄生虫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和深远影响。   - 异变引入的紧张局势:故事以艾德华·布莱亚兹医生前往梭机村出诊途中所遇到的不明怪病为开端,增加了读者的好奇心。
这种口述历史的形式,使得作品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真实性和直接性。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书中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生命力的展现
   - 顽强的生命力:寄生虫展现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如美洲伪双睾虫能在宿主蟾蜍体内渡过长达11个月的休眠期。
   - 描述的详实与恐怖:患者表现出的极度攻击性和病毒的传播方式描绘了一个充满紧张和恐怖的场景,提高了书籍的吸引力。

2.   - 魏玛一代的代表性:聚焦于“魏玛一代”,即1918至1933年间出生的德国人, 角色设定和演化
这一特定群体见证了德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其生活轨迹为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独特视角。

2.   - 主角的个性与背景:艾德华·布莱亚兹医生作为主角, 个人与历史的交织
他的专业背景为故事增添了许多医学和科学元素,使情节更具说服力。
   - 繁殖能力的强大:寄生虫的繁殖能力强大,能繁殖出成千上万的幼虫,这种能力在生物界中极为罕见。
   - 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书籍展现了普通人在纳粹独裁、二战、大屠杀、   - 角色之间的互动:幸存者之间的互动和在抵抗丧尸过程中的团结,展示了人性中的光辉与困境。

3.   - 种族繁衍的牺牲:个别寄生虫个体会牺牲自我以成就种族的繁衍, 剧情发展与悬念设置
冷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生存状态,让读者感受到历史对个人生活的直接冲击。
这种自我牺牲的行为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2. 生态角色的揭示
   - 案件与感染的发生:在堡垒内部逐渐发生的案件和感染,不断刺激读者的神经,   - 社会剧变中的个性坚持:在杀戮与死亡充斥的年代,书中人物努力在精神上保持自我,加深了故事的复杂性和悬疑感。
   - 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寄生虫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尝试在可能的范围内重建正常生活,体现了人性的坚韧与复杂。

3. 对“小人物”的深刻洞察
   - 真相的揭示与计划:艾德华提出的计划,以及对丧尸了解的深入,引导读者思考并期待剧情的最终转折。

4.   - 食物链的影响:人类并非食物链的绝对顶端,寄生虫的存在挑战了这一传统观念, 本格推理的巧妙运用
它们在食物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

3. 科学与文学的结合
   - 零星事实的拼凑:通过不断发现的事实片段拼凑真相的过程,体现了本格推理的魅力,即在众多线索中找到解答的过程。
   - 文学化的表达:齐默以小说般的行文方式,将枯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 折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通过对普通人物的刻画,书籍描绘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群像,赋予了这些个体以超越其本身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
   - 反转的应用:书末的反转不仅震惊读者,也为整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 科学知识的普及:通过文学化的表达,齐默成功地将复杂的科学知识普及给公众,提高了科普工作的有效性。

4. 作者背景的深厚
使得整本书的结构显得更加紧凑和精彩。

5. 文学技巧与叙事风格
   - 生活细节的丰富描写:作者关注日常生活的细节,如家庭关系、工作情境等,使得作品在叙述大历史的同时,也不失对个体命运的关注与温情。
   - 学术背景的权威:作为耶鲁大学荣誉教授,齐默的学术背景为书中的内容增添了权威性。
   - 详尽的场景描写:作者对场景的细致描写加深了读者的沉浸感,使场景的恐怖氛围更加真实。

4. 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 科普经验的丰富:齐默丰富的科普经验使得他能够准确把握如何将科学知识以最吸引人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5. 社会影响的深远
   - 紧凑的剧情推进: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每个细节都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伏笔,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 提供历史反思的视角:了解过去,尤其是通过个人视角了解历史,能够帮助人们对现在的社会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 改变公众认知:书中对寄生虫的讨论有助于改变公众对寄生虫的负面印象,促进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6. 主题深度与思考
   - 对未来的启示:通过揭示历史中的人类行为及其后果,书籍为读者提供了思考未来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参照。
   - 人性的探讨:在极端环境下,人物的选择和牺牲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光谱,引发读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
   - 提升科学素养:齐默的作品对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培养读者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破碎的生活》不仅是对一个特殊时代下普通人物的生动描述,它还通过这些个体的故事,向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和反思历史、社会及人性的窗口。
6. 写作风格的创新
   - 生死与存亡的思考:通过与丧尸对抗的故事线,书中探讨了生与死、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界限,增加了作品的哲学深度。

7.每个章节都充满了对生命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那段动荡岁月中人性光辉与阴暗的深刻剖析。 文化与背景刻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