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1|回复: 1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 费正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战争 
s33297748.jpg          

书名: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
作者:费正清
分类:历史 古代 战争
ISBN:9787513923095      

内容简介

费正清主编并撰写导论

八位海外汉学家联袂聚焦古代中国的经典战役与战争思想

☆ 八位海外汉学名家齐聚一堂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古代战争。

☆ 全书以战例为立足点,通过对战例的分析,起于先秦,止于明代。

☆ 以战争军事为题,实则照见中国古代政治、风俗、人文地理等方方面面。

全书以战例为立足点,通过对战例的分析,讨论了古代中国政治中“文”与“武”的关系、文官科层制如何驯服军队、内亚游牧骑兵对中国军事史的影响等重要话题。本书虽然以战争军事为题,但不仅仅是从军事战术的角度来分析,正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述:“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本书集合了八位著名汉学家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的细致分析,研究内容囊括了野战与围城、外征与内讨、御侮与平乱,起于公元前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汉、唐、宋、明各代,通过城濮之战、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阳围城、鄱阳之战、土木之变、剿平倭寇等经典战例,呈现出经常被忽视的古代中国的军事风格和军事传统。

作者简介

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1907 — 1991),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

小弗兰克·A.基尔曼(Frank A. Kierman, Jr., 1914 — 1992),美国汉学家,华盛顿大学博士。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莱德大学。

陈少卿,河南开封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主攻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由费正清主编并撰写导论,八位海外汉学家联合分析,聚焦于古代中国的经典战役与战争思想。书中不仅涵盖了野战与围城、外征与内讨、御侮与平乱等各种战争形态,时间跨度也从公元前632年的先秦,延伸至公元1556年的明朝,呈现了中国军事史的丰富面貌和独特经验。该书的精彩部分涉及多个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点评:

1. 战略谋划:
   - 对古代中国兵法的解读,如《孙子兵法》的应用和影响。
   - 历代名将的谋略及其在各场经典战役中的运用。
   - 细致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战术演变和战略调整。

2. 军事制度:
   - 军队组织架构的历史变迁和内在逻辑。
   - 不同朝代的兵役制度、武备管理和军事训练方法。
   - 军事制度对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反馈作用。

3. 人物传记:
   - 历代军事家和将领的生平及其军事思想。
   - 关键人物在决定性战役中的作用与贡献。
   - 历史人物的军事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政治关联:
   - 战争与古代中国政治动态的互动关系。
   - 军事扩张和政权更迭之间的因果联系。
   - 农民起义和内战对政治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5. 社会经济:
   - 战争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结构的冲击。
   - 军事需求促进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 战争动员对于人口分布和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

6. 文化影响:
   - 军事冲突在古代文学艺术中的体现。
   - 战争对民族融合和文化传播的作用。
   - 武德与武士道精神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7. 外交国际:
   - 对外战争如何塑造古代中国的国际形象。
   - 跨边境的战略考量和国际联盟的形成。
   - 长期和平时期的军事策略和边防政策。

此外,为了读者的进一步理解,还可以提供一些阅读视角:

- 考虑到本书时间跨度之广,读者可以重点关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以便深入理解该时期的军事发展及其特点。
- 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战役,评估书中提及的战略和谋略的有效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注意作者如何通过不同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来支撑其分析和论证,这可以作为读者理解古代中国历史的方法论参考。

总结而言,《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是一部汇集了多位汉学家对中国军事史细致分析的作品,其精彩之处在于展现了中国古代战争的多面性和深刻性,并且从战略、制度、人物、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等多维度进行了综合点评。读者在阅读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研究需要,选择相应的历史阶段和主题进行深入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