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回复: 1

《廖平全集(全十六册)》 廖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哲学 文学 
41g3bbnj2ML.jpg          

书名:廖平全集(全十六册)
作者:廖平
分类:古籍 哲学 文学

内容简介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四川井研县的廖平,无疑是一位值得高度重视的人物。他生当晚清、民国,治学勤奋,著述等身,声华盖代。他自经学而哲学,从人学而天学,“推倒一时,开拓万古;光被四表,周流六虚”。他的思想学说经历了“平分今古”、“尊今抑古”、“大古小今”、“人学天学”等多次转变,最后却在以“孔经哲学”包容天下一切学术的构建和沉思中,寿终正寝。对于他的学术,有人说他“风疾马良,去道益远”,有人说他“离经叛道,穿凿附会”,也有人说他“转捩乾坤,思想革命”,评价悬殊若此,却集于一人之身,实乃世之奇观。僻处西川的廖平,何以实现这多重身份的复合呢?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廖平全集》将为我们通观廖平的生平、治学、著述、思想等提供最直接的资料。

★本书第一册收录:群经类:今古学考、古学考、经话(甲、乙)、知圣篇、知圣续篇、经学初程;

★第二册收录:群经凡例、群经大义、群经总义讲义、尊经书院日课题目、经学六变记、尊孔篇;

★第三册收录:伦理约编、孔经哲学发微、皇帝大同学革弊兴利百目、世界哲理笺释、家学树坊;周易类:周易类、易生行谱例言、四益易说、易经古本、易经经释、贞悔释例;

★第四册收录:尚书类:书经大统凡例、尚书今文新义、书尚书弘道编、书中候弘道编、书经周礼皇帝疆域图表、经传九州通解;

★第五册:诗经类:四益诗说、诗经经释;三礼类:王制订、王制集说、分撰两戴记章句、礼记识、礼运礼器郊特牲订、大学中庸演义、坊记新解、容经浅注、周礼订本略注、周礼新义凡例、周礼郑注商榷;

★第六册:春秋类:谷梁春秋经传古义疏;

★第七册:公羊春秋经传验推补证;

★第八册:春秋左氏古经说义疏、春秋左传杜氏集解辨正;

★第九册:起起谷梁废疾、释范、何氏公羊解诂三十论、拟大统春秋条例、左传古义凡例、五十凡驳例、左传杜氏五十凡驳例笺、箴箴左氏膏肓、左氏春秋考证辨正、左传经例长编、春秋图表、春秋三传折中;

★第十册:杂著类:地球新义(戊戌本)、地球新义(丙子本)、六书旧义、文字源流考、庄子经说叙意、庄子新解、墨辩解故序、楚词讲义、楚词新解、会试硃卷;

★第十一册:游戏文、四益馆杂著、四益馆文集、集外文;

★第十二册:医书类:隋本黄帝内经明堂、内经平脉考、诊皮篇补证、诊筋篇补证、诊骨篇补证、诊络篇补证、人寸诊补证、分方异宜考;

★第十三册:三部九候篇、营卫运行杨注补证、灵素五解篇、疟解补证、脉学辑要评、脉经考证、伤寒总论、伤寒古本订补、伤寒杂病论古本、伤寒古本考;

★第十四册:伤寒平议、伤寒讲义、仲景三部九候诊法、药治通义辑要、难经经释补证、巢氏病源补养倡导法、真藏见考、素问灵台秘典论篇新解;

★第十五册:术数类:地理辨正补证、地学答问、汉志三统历表、撼龙经传订本注;附録:四译馆外编、六译先生年谱、六译先生年谱补遗;

★第十六册:六译先生追悼録、传记与评论、井研艺文志。

作者简介

廖平(1852-1932),经学家。原名登廷,字季平,号六译。四川井研人。清光绪进士。任尊经书院、四川国学院教职。1913年任国学专门学校校长,1921年兼高等师范教授。早年受王闿运影响,专治今文。撰有《四益馆经学丛书》,后又增益为《六译馆丛书》。他一生研治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学术贡献,并起到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学理论体系,他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廖平全集(全十六册)》是一部全面搜集整理了历史人物廖平全部著作的文集,由于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廖平的各类作品和相关的研究资料,受到了豆瓣上读者的高度评价,达到了9.8分的高评分。此书不仅包括廖平的140余部作品,而且进行了新式标点的使用和校勘工作,增加了每书的提要说明,为了方便读者研究,还配有详尽的人名、书名索引和附录资料(如传记、年谱、评论等)。

以下是对《廖平全集(全十六册)》中几个可能的精彩部分进行的详细点评:

1. 学术价值:该书全面搜集了廖平的全部著作,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丰富而可靠的文献库。这对于研究廖平本人的思想发展以及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2. 编辑整理:编辑者对原著进行了精细的标点、校勘工作,并且为每部书撰写了提要,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意,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编辑出版工作的高水平。

3. 索引附录:书中附带的人名、书名索引以及廖平的传记、年谱等附录资料,为读者提供了辅助工具,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廖平及其著作的背景与价值。

4. 文化传承:廖平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学者,其著作的结集出版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对于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5. 思想研究:通过对廖平著作的全面展示,可以系统地研究和评价他的思想观点,尤其是他对《春秋》礼制的独特解读,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研究素材。

6. 历史地位:廖平的学术成果体现了乾嘉时期至今中国学术界的演变,书中所展现的廖平的学术生涯,对于研究近代中国的学术史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总之,《廖平全集(全十六册)》是一部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极高的文集,它不仅凝聚了廖平一生的学问精华,也为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和了解廖平及其时代的平台。通过这些著作,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廖平的学术思想和贡献,同时这也为中国古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树立了一个高标准的典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