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4|回复: 1

《掬水月在手》 行人文化/活字文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33734803.jpg          

书名:掬水月在手
作者:行人文化/活字文化
分类:文学
ISBN:9787220120121      

内容简介

《掬水月在手》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

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对应叶先生在不同时期执教过的四所大学——台湾大学、哈佛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南开大学,各部分由“自述”与“众说”(朋友、学生、同事、邻居、医生等)两大板块组成。多元不同的视角,quan方位呈现叶先生在人格、学养、精神世界高度统一的大师风采。

四部分皆以叶先生的一句诗为题目。所选诗句或潜藏着她的自我认知,或代表了她的人生态度,或预示着她的命运走向,或者就是她一生追求的缩影。

叶嘉莹一生与古典诗词绵密交会,她不仅以古典诗词为业,更在古典诗词中所蕴涵的感发生命与人生智慧的支撑下渡过了种种忧患与挫折。《掬水月在手》将叶先生的自述、诗作与他人的回忆、感发熔于一炉,以期让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因叶先生的存在而扎根于更多人心中。

作者简介

行人文化

致力于以影像为媒介,涵盖人文、文化、艺术等多元面向发展,为社会带来独特的影像美学和价值观,并保存华人世界珍贵的文化资产。2020年推出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以古典文学诗词大师叶嘉莹一生的创作和教育理念为主轴,弘扬中国诗词深度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曾制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他们在岛屿写作》。

活字文化

以优质图书为核心内容、以全媒体形式为载体的文化创意机构。图书及新媒体产品涵盖人文社科和通识教育领域,既致力于延续传统出版的经典含义,更努力开启激活文字新生命的文化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掬水月在手》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典文学诗词大师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和她的教育理念。书中通过将叶先生的自述、诗作以及他人的回忆和感发相结合,成功地传达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深度和历史价值。下面将对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叶嘉莹的诗词哲思
   -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书中详细记录了叶嘉莹先生如何通过自己的教育和创作活动,不懈地推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词。她的努力在书中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让读者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学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
   - 诗作与生活的融合:叶先生的诗作在书中多次被引用,每一篇诗作都与她生活中的某个阶段或情感体验紧密相连,使得这些诗词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生活的写照和心灵的抒发。

2. 教育理念的展现
   - 教育与生命的结合:叶嘉莹先生将教育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她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向读者展示了教育的力量。书中对她的教育方法和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体现了她对于教育的热爱和承诺。
   -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展现叶先生的教育理念时,书中也探讨了她如何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学的同时,注入现代教育的创新元素。她的教育实践不仅仅限于传统诗词的教授,更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

3. 文化内涵的传递
   - 深度的文化解析:通过对叶嘉莹先生生活和创作的剖析,书中深入探讨了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读者可以透过叶先生的经历和作品,了解中国诗词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 历史价值的再现:书中不仅仅关注叶嘉莹个人的文学成就,还着重描绘了她如何成为中国诗词历史长河中的一位重要传承者。通过她的故事,读者能够感受到古典文学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发光发热的历史价值。

4. 他者视角的引入
   - 亲人与朋友的观察:除了叶嘉莹先生的自述和诗作,书中还包括了她的亲人、朋友和学生的回忆和评价。这些第三方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了解,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立体和真实。
   - 多声部的叙事结构:这种多元化的叙事方式,使得整本书不仅仅是叶嘉莹先生的个人传记,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文化史。通过多人的叙述,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感受主角的人生。

5. 纪录片内容的转化
   - 文字与影像的结合:《掬水月在手》虽然是基于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内容编写,但编者在转化过程中注重了文字的深度和细节的丰富性。
   - 生动的场景描写:书中对纪录片中的场景进行了生动的文字再现,使得读者即使没有观看过纪录片,也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情感的流动。

6. 文化与教育的融合
   - 文化教育的推广:叶嘉莹先生将自己的人生和教育工作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中。书中展示了她如何通过教育活动推广对古典文学的认识和欣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 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书中还探讨了教育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了叶嘉莹先生是如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的。

7. 情感与智慧的交融
   - 情感的真挚流露:在叶嘉莹先生的自述和她作品的展示中,书中充满了情感的真挚流露。这些情感不仅体现在她对诗词的热爱上,更体现在她对生活、对人的深厚感情上。
   - 智慧的传递:书中不仅是叶先生情感的展现,更是她智慧和思想的传递。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对生活、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

8. 写作风格的多样性
   - 诗意与散文的交织:在写作风格上,《掬水月在手》采用了诗意与散文的交织方式,既有诗歌的优美,又有散文的流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叙事与评论的结合:书中不仅有叙事的部分,还有对叶嘉莹先生作品和思想的评论和分析,这种结合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和深邃。

总而言之,针对《掬水月在手》这本书的内容和结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重点关注叶嘉莹先生的诗词创作、教育理念、文化传承以及她的生活哲学。这些内容不仅能够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叶嘉莹先生本人,还能够从中汲取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生智慧。尽管存在一些不高的评分,但这本书无疑为想要探索中国古典诗词深度和文化价值的读者提供了一扇窗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