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回复: 2

《刑事辩护人》 龟石伦子/新田匡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日本 纪实 
s34148336.jpg          

书名:刑事辩护人
作者:龟石伦子/新田匡央
分类:文学 日本 纪实
ISBN:9787532789689      

内容简介

“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

“你不觉得被害者很可怜吗?”

“怎么只想着怎么减轻量刑呢?”

刑事辩护律师见到被冤枉的嫌疑人、被告时,为了证明他们无罪,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被赋予的法律权利,在刑事审判中抗争。然而,对已经认罪的嫌疑人、被告,为什么也要为其积极辩护呢?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唯一答案。然而刑事辩护律师的工作对于大众来说,确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关系到每一个个体权利的保护。

年轻女律师龟石伦子接手了大阪地区一起盗窃案,原本以为是走过场的工作,却从当事人口中了解到警方为了掌控犯罪情报,未申请搜查令就擅自在嫌疑人车辆安装GPS、进行手机监控等情况。龟石察觉到其中存在侵犯市民个人隐私的危险,为此她组建起一支年轻的辩护团队,针对警方的越权行为上诉,直至最高法院。最终日本最高法院于2017年裁决警方“没有搜查令采用GPS监控市民的行为是违法的”。

如果我们的社会对别人的权利和自由受到胁迫的情况过于包容,那总有一天,胁迫会以其他形式降临在自己身上。要想自己生活在安心的社会里,就决不能把别人的权利受到侵害仅仅当作他人之事。这是龟石作为刑事辩护律师最为珍视的一个想法。也正是在这一想法的推动下,这一案件才成为平成年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例,也刷新了许多日本大众对刑事辩护律师的认识。

十年后,二十年后,当我们回顾这场审判时,我希望我们能庆幸,当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当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了这场审判后,我希望他们不是憎恨我们,而是感谢我们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GPS辩护团

作者简介

龟石伦子,1974年生,2009年注册大阪律师协会,经手超过200件刑事案件,偷窃癖案件与性犯罪案件方面辩护经验丰富,并承担过20多起陪审团审判的重大案件。2016年开设个人法律事务所。

新田匡央,1966年生,1990年毕业于明治大学商学院,2000年开始从事非虚构写作,出版作品有《山田洋次:为什么始终关注家庭?》(钻石社)等。

译者

高璐璐,中山大学日本文学硕士,曾任大学日语老师,日本外务省JET项目国际交流员,现为自由译者。已出版翻译作品有朱川湊人《挽歌》《明日绽放的花蕾》(北京联合,2014年),斋藤茂男《妻子们的思秋期》(浙江人民,2020年),江户川乱步《活捉骷髅怪》(福建少年儿童,2020年),原创作品《我在日本做公务员》(香港中和2019年繁体版,北京时代华文2021年简体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刑事辩护人》这本书以年轻女律师龟石伦子的实际案件处理经验为蓝本,描绘了一位刑事辩护律师在司法实践中的奋斗与成长。本书不仅阐述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还展示了一个律师在维护当事人权利过程中的智慧和勇气。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书中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隐私维权案:
   - 龟石伦子律师接手的大阪地区盗窃案,起初预想中的简单案件,却因涉及警方未经搜查令便对嫌疑人进行GPS定位和手机监控而变得复杂。
   - 此案中的法律问题触及了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反映了现代科技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带来的隐私侵犯问题。
   - 龟石伦子通过此案敏锐地察觉到警方行为中潜藏的法律风险,展现了她作为律师的敏感度和责任感。

2. 辩护团队战:
   - 针对上述警方行为,龟石伦子组建了一支由年轻律师组成的辩护团队。
   - 她的团队作战策略体现了刑事辩护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也彰显了她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 经过艰苦的努力和上诉,最终日本最高法院裁定未持有搜查令的GPS监控行为违法,这是日本司法史上的一大步。

3. 陪审重大案:
   - 龟石伦子在书中描述了她承担的20多起陪审团审判的重大案件,这些案件涵盖了偷窃癖案件与性犯罪案件。
   - 陪审团审判制度是司法体系中引进公众参与的一种方式,能在判断案情时反映民意。
   - 通过这些案件,龟石伦子积累了丰富的辩护经验,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作者辩护经:
   - 龟石伦子拥有丰富的刑事案件处理经验,尤其在处理偷窃癖和性犯罪案件方面有独到见解。
   - 她在书中提供的辩护案例和策略,对于法律专业人士及普通读者来说,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5. 译者高璐工:
   - 对于中文读者而言,翻译质量直接影响阅读体验。本书的译者高璐璐为文本的表达提供了流畅、准确的中文表述。

6. 出版社推广:
   -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确保了内容的权威性和传播的广泛性。
   - 书籍的定价、销售和宣传策略,也是作品影响力延伸的重要环节。

7. 公众普及教:
   - 此书不仅仅是法律专业领域的读物,它还向公众普及了法律知识,提升了社会对法律实践的理解。
   - 通过阅读本书,公众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刑事辩护律师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重要作用。

8. 司法体系监:
   - 书中通过案例详述了日本司法体系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律师如何为其改善提供力量。
   - 这种监督机制的存在对于提升法律体系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提到的个人隐私权问题,这在当前社会尤为重要。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个人信息面临前所未有的泄露风险,如何在加强治安的同时保护市民的隐私权,是每一个法治社会都需要面对的挑战。龟石伦子的案例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强化了公众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总的来说,《刑事辩护人》不仅是一本关于刑事辩护的专业书籍,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对待隐私权、公民权利和法律正义的态度。它值得法律从业者、学者以及广大热爱法律和关注社会正义的读者细心阅读。通过这样的书籍,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尊重那些在司法实践中默默奉献的法律工作者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刑事辩护人》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年轻女律师龟石伦子在大阪地区接手一起看似普通的盗窃案,却意外揭开了警方未经搜查令擅自监控市民的行为,此举引发了一连串的法律和道德问题。下面将深入点评此书的精彩部分:

1. 案件背景:
   - 简单看似走过场的盗窃案,背后却隐藏着警方越权的秘密监控行为。
   - 龟石伦子从当事人口中了解到,警方未申请搜查令便擅自在车辆上安装GPS追踪设备、监控手机等行为。
   - 这种行为虽然是为了掌控犯罪情报,但侵犯了市民的个人隐私权,埋下了法律争议的伏笔。

2. 人物塑造:
   - 龟石伦子作为一名年轻且充满正义感的律师,她对警方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保持敏感,并决定挑战现状。
   - 通过组建一支年轻的辩护团队,她表示了要与大型机构战斗到底的决心。

3. 法律斗争:
   - 龟石伦子没有止步于小范围内的抗议,而是选择将案件一直上诉到最高法院。
   - 这场法律斗争不仅是对个人当事人权益的维护,也是对整个司法系统公正性的考验。

4. 社会影响:
   - 该书不仅讲述了一个刑事辩护案件,还反映了当代日本司法环境中的问题,对隐私权与公共安全之间的界限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 通过详细描述案件进程和法律程序,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实际操作和其背后的伦理思考。

5. 创作背景:
   - 作者龟石伦子是该案件的实际辩护律师,她的亲身经历为本书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增色不少。
   - 合作作者新田匡央,以其丰富的非虚构写作经验,助力于将这一曲折的法律故事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6. 情感共鸣:
   - 书中描绘的主人公黑田因生活困境而误入歧途,使得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冰冷的法律辩证,也有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和情感纠葛。
   - 通过展现嫌疑人在犯罪后的心理变化和生活状况,作品增强了读者对人物的同情与理解。

7. 教育意义:
   - 该书籍适合作为法制教育的辅助材料,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特别是关于隐私权与执法行为的边界问题。
   - 对于法律专业人士及学生,书中详尽的案件处理过程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启示。

8. 文化反映:
   - 此书还展示了日本社会对于法治的尊重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反映了社会文化中的某些变革。
   - 同时,也揭示了现代科技在犯罪侦查中的角色与所带来的伦理挑战。

综上所述,《刑事辩护人》不仅是一本关于法律的非虚构作品,更是展现了一位年轻律师挑战权威、追求正义的勇敢旅程。它让读者深思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时如何保护市民的基本权利,防止权力的滥用。此书是对法律专业人士有重要启发作用的作品,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一部提高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好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