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回复: 1

《陈寅恪精选集(套装共6册)》 陈寅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41jv3MzQU4L.jpg          

书名:陈寅恪精选集(套装共6册)
作者:陈寅恪
分类:文学

内容简介

《寒柳堂集》是陈寅恪文集之一,收录了《狐臭与胡臭》《赠蒋秉南序》等十余篇文章,内容涉及三国、敦煌学、中外交流、民国历史等多方面,是了解陈寅恪先生学术研究不可错过的资料。

《柳如是别传》以明末清初“甲申之变”前后天翻地覆的历史为背景,以柳如是和钱谦益的姻缘为线索,通过柳如是的经历,描写了她身边钱谦益等士人在严酷的命运面前如何抉择自己的归宿。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及杂稿》覆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问题、新发现: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统分,陈朝是南方蛮族创立的朝代,东汉、孙吴和西晋的统治者属于同一个阶级等。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这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的诸多领域,显示了陈寅恪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西文化的关系、种族与文化的界定、胡化汉化的实质等问题的高标卓识。

《元白诗笺证稿》是陈寅恪“以诗证史”的代表作,通过满满的考证来讲白居易和元稹,借助的元白二人的唐诗来考证中后期唐史。比如,通过《长恨歌》中关于杨贵妃入宫前后的描述,考证了诗歌背后唐朝的伦理观;又比如,“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江州司马应着浅红色官服,为何诗中穿的是青衫,陈寅恪从中考据出白居易原来是九品芝麻官。【说明】如内有☐☐☐,为原书缺损文字,不是乱码。

作者简介

陈寅恪,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并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前辈史学四大家。陈寅恪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1925年受聘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此后曾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和中山大学。陈寅恪在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西域民族史、宗教史、古典文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均达到很高的境界,具有开拓和奠基的意义。“诗史互证”是陈寅恪在研究中用得最多的考据方法,他注重地上实物与地下实物的比较研究,利用出土资料阐释印证文献记载,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寅恪精选集(套装共6册)》是一套汇集了陈寅恪先生多篇精彩文章的书籍。下面将对这套书籍中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狐臭与胡臭》:这篇文章展现了陈寅恪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研究视角。通过对“狐臭”与“胡臭”的词源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现象。

2. 《赠蒋秉南序》:在这篇文章中,陈寅恪以赠序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以及对学术研究的独到见解。文中融合了历史典故与个人感悟,展现了文人相重的情谊。

3. 《柳如是别传》:以明末清初的重大历史转折“甲申之变”为背景,通过柳如是与钱谦益的姻缘故事,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及人物心理。

4. 《寒柳堂集》:这个文集收录了陈寅恪的十余篇文章,内容涉及三国、敦煌学、中外交流、民国历史等众多方面,体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考。

5. 文化研究:陈寅恪在这套书籍中展现了对文化研究的深刻见解,其文章常以小见大,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折射出整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

6. 历史视角:在《寒柳堂集》中的文章,不仅提供了对特定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还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演变的独到理解。

7. 文学价值:陈寅恪的文笔优美,这些文集不仅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其文学性也不容忽视,文章中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耐人寻味。

8. 人文关怀:在这套精选集中,陈寅恪不仅关注历史的宏大叙事,还体现了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怀,反映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

总的来说,《陈寅恪精选集(套装共6册)》不仅是陈寅恪学术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读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文章,读者能够领略到陈寅恪作为史学大家的学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感受到他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洞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