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回复: 2

《最后的皇族》 罗友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33597996.jpg          

书名:最后的皇族
作者:罗友枝
分类:历史 清朝
ISBN:9787208159822      

内容简介

* 清代皇室生活全解,宫廷社会制度通考

* 国际知名汉学家罗友枝代表著作,清史研究里程碑

都城设计、服饰语言、内廷人员管理、皇室教育、婚丧嫁娶……

由细处着眼,一览清代统治的弹性与多元;

从局内人视角,解读多民族帝国的治理初衷。

《最后的皇族》是一部对清代宫廷社会的典范式研究,从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和宫廷礼仪三个方面,全方位解读了清代的都城设计、服饰语言、内廷人员管理、皇室教育、婚丧嫁娶等宫廷生活细节。作者罗友枝是国际知名汉学家,曾任美国亚洲历史学会会长。全书着力讨论清代为什么能够建立统治并维系近三个世纪之久。罗友枝认为,清代成功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其接受了占主体地位的汉文化的同化,而是由于其巧妙地综合了少数民族的统治风格和历代中原王朝的制度政策,针对治下多民族共存的状况采取了富有弹性的多元文化政策。书中运用了大量公开或非公开的满汉文档案,材料丰富,细节生动,可谓清史研究里程碑。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17世纪至20世纪的中国历史研究通常依靠数量有限的公开档案文献、法律法规、民间记载或文学作品。尽管大部分作品都很精彩,但恰当把握19世纪以前的事件和组织机构却会受到限制,同时历史学家也对某些话题无能为力。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中央档案的公开对研究帝制晚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而言无疑是一场革命。罗友枝对清代宫廷社会文化的研究是这场“新浪潮”的宝贵成果。它不仅值得中国研究者关注,更值得比较史学研究者,尤其是对仪式感兴趣的学者的广泛关注。

——欧立德(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乾隆帝》作者)

本书在中国史研究领域举足轻重。罗友枝做到了我们期待一部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卓著贡献:提供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学者铺垫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曼素恩(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历史学教授兼系主任,《缀珍录》作者)

罗友枝的著作意味着了关于中国历史的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对远比以往认知更为复杂且更具文化多元特性的帝制中国的内部透视。

——杜磊(人类学家,波莫纳学院太平洋研究所主席)

罗友枝的重磅研究(因档案材料的公开和满文文献的释读而发展出的越来越多的研究之一)考察了清朝统治者用以建立并维系统治的多种手段。罗友枝坚称清代的统治策略常“与汉族统治者不同”。他们以宫廷“官僚主义原则”为基础建立了效率显著的双头政府,增强宫廷对八旗成员的控制,将蒙古部落首领从临时的盟友变为永久的臣属,并对宫廷中的女性和奴仆同样严格管理。罗友枝注意到统治者对其他民族群体的宽容,因而指出统治的成功并非因为汉化,反而是因为没有实行汉化政策。她认为清代的成功与多民族联盟的建立直接相关,清王朝通过物质文化、仪式,以及对儒家、萨满教、藏传佛教的资助,取得了满洲、中原、蒙古、西藏等各地区的支持。本书提出的观点极为迷人,也很重要。通过对档案文献的详尽耙梳,罗友枝发掘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材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与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

——V.J.西蒙斯(Choice杂志)

作者简介

罗友枝(Evelyn Rawski)

美国知名汉学家,国际清史研究领军人物,美国哈佛大学东亚历史与语言组博士,曾任美国亚洲历史学会会长,匹茨堡大学中国史杰出荣誉教授。

著有《最后的皇族》,合著有《十八世纪中国社会》,合编有《和谐与冲突:中国语境下的礼乐》《帝制中国晚期与近代中国的死亡仪礼》等。

周卫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边疆学、新疆历史与现状研究。著有《清代新疆官制边吏研究》《中国新疆的治理》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最后的皇族》清宫细腻生活揭秘

《最后的皇族》这本书,是美籍日裔历史学家罗友枝女士的杰作。作为国际知名的汉学家,罗友枝对清代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和深入分析,将我带入了一个以往只能透过影视剧作窥见的世界。

读着书中关于都城设计的论述,我仿佛置身于紫禁城的广阔之中,感受着皇家园林的精致与考究。罗友枝用细致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廷如何在汉地保持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又灵活适应统治需要的画面。这种观点打破了我以往认为清廷同化于汉文化才能长久统治的刻板印象。

在服饰语言的部分,作者揭示了服饰背后的等级制度与文化象征。每一针每一线,每一抹颜色,每一块布料,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严格的规定,这让我重新认识了服饰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角色。

内廷人员管理章节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如何选拔、培训以及管理这些宫中人员,反映了清朝特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和人性理解。皇室教育部分则显示了清朝对于皇位继承人知识、品德、能力全面培养的重视,这与现代对于教育的理解不谋而合。

书中还涵盖了婚丧嫁娶等宫廷生活细节,从各个角度展现了清代统治的弹性与多元。通过阅读,我开始理解,清朝能够建立并维系近三个世纪的统治,并非偶然。

罗友枝的《最后的皇族》是我了解清代宫廷社会的窗口,也是我观念改变的开始。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个有关文化传承与政治智慧的宝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最后的皇族》读后感悟

《最后的皇族》这本书,是美籍日裔历史学家罗友枝女士深入探讨清代宫廷社会的杰作。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它别开生面地从宫廷的角度解读清廷的统治,试图证明清廷能够长久统治汉地的原因。

书中从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和宫廷礼仪三个方面,全方位剖析清代宫廷生活,贴近统治集团的真实样貌,堪称清史研究的里程碑之作,国际知名汉学家罗友枝代表作。

读《最后的皇族》,我被作者罗友枝对清代皇室生活的全面解析所吸引。都城设计、服饰语言、内廷人员管理、皇室教育、婚丧嫁娶……每一个细节都被充分挖掘和细致描绘,一览清代统治的弹性与多元。

不得不说,《最后的皇族》提供了一种局内人视角,解读多民族帝国的治理初衷,这种视角新颖且独特。这让我理解了清代如何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其长久统治,并从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深度和丰富性。

如果要说精彩部分,那么清代宫廷社会制度的通考部分令人印象深刻。这部作品不仅以其学术价值受到赞誉,更以其生动的叙述和详实的资料为人们提供了一面观照清代宫廷的镜子。

此外,书中还揭示了宫廷礼仪的精妙之处,以及它们在维持社会秩序和象征皇权方面的作用,为我了解清代的宫廷文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最后的皇族》是一次清代宫廷社会的典范式研究,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今天我们自身的一种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