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4|回复: 2

《我们的普世文明》 V.S.奈保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4289879.jpg          

书名:我们的普世文明
作者:V.S.奈保尔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73500007      

内容简介

布克奖·诺贝尔奖 双料得主 V.S.奈保尔 生涯非虚构杰作萃集

终生行走写作,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书房

一己之力将非虚构写作抬高到诺奖级别

三十年跨越四大洲,从第三世界走到帝国中心,二十场魔幻旅程

剖解民族主义的狂热,戳破政治正确的泡沫,写下世界撕裂的前传

《卫报》 《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等联合推荐,美亚4.6分口碑佳作

通往你未曾抵达的角落

没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真打算去巴基斯坦或是刚果的边远地区,只为倾听无名人物的故事。奈保尔做到了。——伊恩·布鲁玛,《纽约书评》前主编

诺奖级别的非虚构写作

很少有像奈保尔这样的天才作家会全身心投入到非虚构写作中。他为这一流派注入一种非凡的能力:将明晰的思想化为艺术。——薇薇安·戈尔尼克,知名作家

以笔为刃挑衅整个世界

奈保尔不给这世界说好话,甚至就是说坏话的,但他说的坏话深刻,知名,而且又持久的生命力。世界整个的进程仿佛就是为了证明他的卓见和先知。——止庵

这本书汇集作家V. S. 奈保尔极为重要的二十篇游记及纪实作品,始于1962年的印度归乡之旅,终于1991年的拉美革命调查。奈保尔以脚步丈量世界的参差,在三十年间跨越四大洲,从第三世界角落走到帝国主义中心,铭刻战后世界的分裂和血泪,剖析不同国家政体和意识形态的现实困境。

在这段贯穿一生的旅行和写作中,他深情回望出生地特立尼达,那座人口仅有五十五万的殖民地小岛;也一次次地重返印度,那是父辈的故乡,是“一个我会怀着巨大的柔情想起、但最终又总是想要逃离的地方”;又将目光投向更远大的世界,如战地记者般闯入风暴的中心——在刚果新王的独裁国度,于丛林和河流中寻找黑暗的心;卷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肮脏战争,在墓地和妓院间撞见阿根廷的灵魂;现身美利坚的选举现场,见证金钱、权力和电视如何谋杀智识和炮制民主。

这本文集里的文章,是我的一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那些日子里,我常常接受委托,踏上旅途去写作,我必须记述形形色色的地方,这对于我的能力而言,也许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扩展。这是一段美妙的经历,而本书的读者可以把它当作那个时代的纪念品来加以端详。——V. S. 奈保尔

奈保尔的作品中具有统一的叙事感和未受世俗侵蚀的洞察力,使我们看到了被扭曲的历史的存在,并激发了我们探寻真实状况的动力。——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奈保尔是英语文学大师。——J.M.库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奈保尔是一个生活体验很丰富、视野很广阔、写作很努力的作家。他的作品里有一股狠劲,一种深深的冷,让人伤感,甚至绝望。他以恨来传达爱,以绝望来把握希望。——麦家

我觉得奈保尔给了我某种观察方式,尽管我也没学会,我特别想获得他那样细腻的描述能力。——许知远

奈保尔不给这世界说好话,甚至就是说坏话的,但他说的坏话深刻,知名,而且又持久的生命力。世界整个的进程仿佛就是为了证明他的卓见和先知。——止庵

奈保尔拥有最高的感知能力,而他的文体为他表达这些感知提供了完美载体。——马丁·艾米斯,知名作家

很难想象有哪位作家是比奈保尔更彻底的流亡者,在他的内心容纳了那么多相互冲突的、正在湮灭的世界。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虽然消逝的辉煌与成就强烈地刺激着他,对欺骗与悲剧的敏锐洞察也让他痛苦万分——这些是他的背景与经历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他仍然保持着一种毫无怨尤、乐观向上的态度,保持着对人类奋斗与自我完善的充分信心。——潘卡吉·米什拉,作家,“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很少有像奈保尔这样的天才作家会全身心投入到非虚构写作中。他为这一流派注入一种非凡的能力:将明晰的思想化为艺术。他是一位以语言为敌人的作家:他鄙视美丽的文字,如同鄙视神秘主义。他认为,努力观察,甚至更努力地思考,用最简单、最清晰的语言弄清你在想什么,你就会得到一个故事。没有奈保尔的作品,我无法再想象这个世界。——薇薇安·戈尔尼克,知名女权作家

奈保尔笔下的世界,全靠他的双眼和双耳。他嫌弃大而化之的概括,他听人们说话,不光是他们的观点,还有他们的语调,他们对词汇的精确选择,甚至他们的闪烁其辞。他的双眼同时记录下一切,服装、姿态、表情、那些能让他精准白描的物理细节,就像一个鳞翅目学专家研究蝴蝶。然后他那警觉、从不感伤、对浪漫主义矫情充满怀疑的大脑会对这些细节观察进行过滤。没有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真打算去巴基斯坦或是刚果的边远地区,只为倾听无名人物的故事。奈保尔做到了。这表现了一种伟大的谦虚,从最低微的印尼人、最平凡的巴基斯坦人、最穷苦的非洲人身上,他依然能够看到自己的痕迹。——伊恩·布鲁玛,《纽约书评》前主编,纽约巴德学院教授

奈保尔因直率的洞察力而广受赞誉,为政治正确的陈词滥调提供了解毒剂。——《英联邦文学期刊》

在一个非黑即白的时代,V.S.奈保尔的复杂性提醒我们,以不确定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才是更明智的做法。——《卫报》

只有奈保尔能做到,对那么多东西持否定态度的同时,又将它们阐明得一清二楚……他总是直言不讳,直抵症结——作品充满了无所顾忌的傲慢陈述和一针见血的深刻洞察。——《旧金山纪事报》

这些文章充分表明,他是一位真正的世界公民,他获得诺贝尔奖当之无愧。——《苏格兰周日报》

洞察力,启发,挑衅——奈保尔成功且丰富地展现了作家如何参与和探索世界。——《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

当今最杰出的英语作家,他和历史的疯狂之眼对视,毫不眨眼。——《波士顿环球报》

机敏中带有刻薄,通透而又直言不讳。奈保尔所展示的是真实的世界。——《标准周刊》

作者简介

V.S.奈保尔(V. S. Naipaul)

英国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迁居伦敦。

50年代开始写作,著有《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自由国度》《大河湾》《非洲的假面剧》“印度三部曲”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8年8月11日,奈保尔于伦敦家中逝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普世文明》这本书汇集了著名作家V.S.奈保尔极为重要的二十篇游记及纪实作品,展现了作者三十年间跨越四大洲的深入观察和独特见解。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关于后殖民时代社会变迁的深刻记录。下面将对这些精彩内容进行详细的点评:

1. 开篇之作:1962年的印度归乡之旅标志着奈保尔早期作品的开始,他以犀利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祖国,通过个人视角反映了印度社会的矛盾和种姓制度的残余影响。

2. 南美洲之旅:奈保尔对拉美革命的调查展现了他对广泛社会政治现象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各种社会力量和历史背景的透彻分析,揭示了革命背后的复杂性和往往与理想背离的现实。

3. 亚洲之行:在亚洲,奈保尔探讨了东南亚国家在战后的自立与发展,以及这一过程中遭遇的帝国主义遗毒与国内问题。这些纪实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于亚洲多元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深刻洞察。

4. 非洲之旅:奈保尔对非洲的考察尤为引人注目,他不仅关注了非洲社会的政治动荡,还深入到非洲大陆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中,试图从中发现普遍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困境。

5. 欧洲广角:奈保尔游走于欧洲各国,从帝国主义中心的视角出发,反思了欧洲与世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了全球的发展和局部的矛盾冲突。

6. 文学与现实:奈保尔将这些真实世界的观察与自己的文学创作联系起来,让读者明白到文学不仅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能够反映和影响现实世界。

7. 社会与个人:在这些作品中,奈保尔展示了社会结构对个体生活的深远影响,同时,个体的选择和行为又如何反馈到社会文化的构建中。

8. 写作风格与技巧:奈保尔的写作风格清晰、深刻、充满洞察力。他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超脱一般游记的范畴,将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完美结合。

此外,《我们的普世文明》不仅因其内容丰富、跨度广泛而值得一读,更因为它能激发读者去思考这个世界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 试着从每篇作品中寻找奈保尔独特的文化观察与批评。
- 关注奈保尔是如何将个人经历转化为普遍真理的探讨。
- 不妨在阅读时对比不同地区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并思考它们对现今世界的启示。

总的来说,《我们的普世文明》是V.S.奈保尔非虚构写作的杰作,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幅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世界图景,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文明的反思。这本书是给那些愿意深入理解世界运行机制的读者的一份珍贵礼物。通过奈保尔的眼睛,人们不仅能看到世界的广阔与奇异,更能洞见人类普世文明的深刻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我们的普世文明》--奈保尔的深刻剖析

《我们的普世文明》这部作品,由英国文学巨匠V.S.奈保尔所著,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是奈保尔文学生涯中的非虚构杰作集。这本书展示了作者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勇气与决心,并深入到四大洲的不同文明中,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豆瓣评分8.6与8.0之间,它不仅受到了读者的高度评价,也体现了奈保尔将非虚构写作提升至一个新的艺术高度的能力。

本书的精彩部分在于对不同文化的直观感受和深入分析。奈保尔以印度归乡之旅为起点,终至拉美革命调查,这段期间他见证了各种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在这些篇章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捕捉以及对普世价值追求的深刻认知。这些文字不仅是对现实的记录,更是作者心中对于人类共同未来的思索与憧憬。

阅读《我们的普世文明》,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奈保尔如何通过个体的经历折射出世界的广阔。他的笔触细腻而深刻,能够抓住那些在宏大历史叙事中被忽略的细节,把个人命运与国家、甚至全人类的走向相连结。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扩展,使得读者不仅能获得知识的充实,更能经历一场心灵的震撼。

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奈保尔独特视角的体现,他用文学的形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无论是对印度社会的批判,还是对拉美革命的关注,都透露出作者深邃的历史感和对未来的担忧。特别是在描绘后殖民地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时,奈保尔的文字更是充满了力量与同情。

讨论《我们的普世文明》这本书时,我们很难不被作者广阔的视野所吸引。奈保尔不单单是一个记录者,他还是一个深刻的思考者。这本书不只是对世界的观察,更是对人性的探究与对文明进程中矛盾冲突的深度解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