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9|回复: 2

《我们爱过又忘记》 余秀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33576729.jpg          

书名:我们爱过又忘记
作者:余秀华
分类:文学 诗集
ISBN:9787530220320      

内容简介

★ 诗人余秀华深受关注的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精装再版,全新上市!

收录的150余首诗作是诗人写作渐趋成熟的成果。这些诗歌中,既有对爱情、亲情、日复一日的生活的感悟,也有成名后,对新的生活经验的理解、表达。这本诗集中,余秀华不断探索、扩展自己的边界,诗人的个性更加鲜明,诗的语言和经验提炼更加准确。

★她的诗歌经验往往能直抵人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余秀华的诗歌,从她特殊的成长环境、生活体验中生长出来。带有村庄、土地的朴实气息,混合了女性丰富、敏锐的情感神经。她的诗歌往往有一种韧性,没有对生活的奉承,也没有对命运的妥协,而是一种容纳苦难的从容。

★ 余秀华的首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上市一个月,销量即突破十万。此后陆续出版的诗集《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也获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热之后,当代诗歌退守小圈子,很难为大众读者接纳理解。而余秀华诗集的热销,堪称近年诗界奇观,令诗歌有机会进入更多人的阅读生活。

★ 2019年底央视主持人大赛中,选手李爽以生命坚持为切入点,讲到余秀华的生命坚持与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打开了倾听者的心门,令这部诗集又一次引发关注。

★ 封面优雅精致,由知名设计师尚燕平设计。精装小开本,方便携带;锁线装订,诗集可平整展开。用纸精良,文字排版简洁舒适,并配有数张彩色插图。具有极高的阅读与收藏价值。

本书是诗人余秀华的第三部诗集的全新再版。收录经典诗作约150余首,呈现了诗人一如既往对爱情、亲情、日复一日的生活的感悟,也有成名后,对新的生活经验的理解、表达。相对于诗人的前两部诗集,这本诗集中,诗人的个性更加鲜明,诗的语言和经验提炼更加准确,可以说是诗人渐趋成熟的诗歌写作成果。

◎ 名人、名家及媒体评论

余秀华是一位很本质的诗人。她的诗作表明她对人世间的很多事物有一种可贵而又质朴的领悟能力。她的诗歌写作中有一种罕见的抵制诗歌规训的东西,她既对当下的诗歌风向很敏感,又能有意识地警惕它们对自己的吸引。最重要的,她写得很质朴,有一种粗糙的蓬勃的感性潜藏在她的词语中,我觉得,这已经很难得了。

——诗人、北大教授 臧棣

余秀华说:“诗歌一无是处啊,但是,诗歌通向灵魂,灵魂只能被自己了解。”我写不出诗,于是偶尔在她的诗里安放灵魂。她的诗远比她和她的生活更惊心动魄、更明亮、更残酷。在她的诗中,我心安理得像她一样“只是耐心地活着,不健康不快乐”。于我而言,这种陪伴无比珍贵。想必,她知道,这是她写诗的意义。

——主持人 陈鲁豫

我喜欢余秀华的诗,她的诗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有机的诗歌。“云里写诗,泥里生活”,这也是我自我借鉴的一句话。

——歌手 李健

在一个矫揉造作的时代,真诚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在这个意义上,余秀华的诗作无异于天籁之音。

——学者 喻国明

这几年我读诗很少,但我感觉真的很难找到能出其右者。每一句都只有她能写出,都是她的逻辑和感受,顺着她的句子往下读,身上的每一条敏感的和麻木的神经都会被触动。

——诗人 姜渔火

余秀华坐拥自己的世界,与境遇无关,与身份无关,她就是这样纯粹的诗人。

——诗人 马灯

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诗歌是一件极其雅致的事情,甚至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但是,就有这样一位农村女性,长期生活在乡间,身体带有残疾。她却把那泥土中的生长,门墩上的期望,化作了最有力量的诗句。——《朗读者》节目

作者简介

余秀华,诗人。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1976年,出生于湖北钟祥,因出生时倒产,脑缺氧而造成脑瘫致使使其行动不便。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2009年,正式开始写诗。2014年11月,在《诗刊》发表诗作。2015年1月,首部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上市,为20年来国内诗人作品销量最高,被豆瓣读书推荐为“2015年度中国文学榜”第一位。同期,获评网易“2015年十大女性奖”之首,并被《出版人》杂志评为“2015年度作者”。2016年11月,导演范俭拍摄的余秀华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在素有“纪录片奥斯卡”之称的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中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爱过又忘记》是余秀华的第三部诗集,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探讨了爱情、亲情以及日常生活的多重主题。此书不仅体现了作者成熟的文学技巧,还展示了她对生活深入的感悟和体验。下面将详细点评这部作品的精彩部分:

1. 诗歌的情感深度:
   - 余秀华在诗集中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失去的爱情的哀思及对亲情的珍视。例如,她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如“我们爱过又忘记”这样的句式,既表现了爱情的脆弱与短暂,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遗忘的必然。
   - 诗集中不乏对日复一日生活的描写,如琐碎的日常和突如其来的领悟,都给人以深刻的共鸣。这种从生活中汲取素材的能力,使得她的诗歌既有深度又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2. 语言的艺术性:
   - 余秀华擅长使用充满画面感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像。她的诗歌往往通过细腻的描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中情境,如风景、人物的情绪变化等。
   - 诗集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句话都充满张力,使诗歌的节奏感强烈,更加引人入胜。这种语言的经济性不仅提升了诗歌的美感,还增加了诗歌的传唱性。

3. 首部诗集新意:
   - 余秀华在此卷中展现了成名后的新生活化验与表达。相对于前两部诗集,这部作品中诗人的个性更加鲜明,诗歌的语言和经验提炼也更为准确。
   - 诗集中不断探索和扩展自己的边界,尝试了更多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内容,显示了作者不断的自我超越和成长。

4. 社会与个人反响:
   - 余秀华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书不仅获得了业界人士如臧棣、喻国明的推荐,也得到了李健、梅婷等人的支持。这种跨界的认可显示了其作品的广泛影响力和深远意义。
   - 余秀华作为一位尽管受到身体障碍挑战却依然坚持创作的诗人,她的故事和作品鼓舞了许多人。她用自己的生命经历和诗歌向世人证明,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之,余秀华的《我们爱过又忘记》不仅是她个人文学生涯的一个高峰,也为现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通过这些诗歌,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我们爱过又忘记》余秀华诗作精彩点评

《我们爱过又忘记》这本诗集,是余秀华用她独特的文笔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勾勒出一幅幅感人至深的情感风景画。

余秀华的诗作中流露出一种质朴而深沉的情感,每一首诗都像是一封写给读者的情书,诉说着关于爱与忘却的故事。比如在《我们爱过又忘记》这个标题作品里,她写道:“我们爱过,又忘记/像是从未发生/那些疼痛的瞬间”。简单几句,便道出了爱情中甜蜜与痛苦的交织,让人不禁回味无穷。

她的作品中不乏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通过个人情感经历折射社会现实,如她所描绘的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既充满了挑战也洋溢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正如她本人,尽管受到生理限制,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内生力量。

余秀华的文字选择和韵律掌控体现了她深厚的诗歌造诣。她善于运用日常语言和自然韵律,使诗歌既有朗朗上口的音韵之美,又不失深邃的意味。例如,她以自然界的景物作为隐喻,对比人性的复杂,让人在赏析之余,也能产生深深的共鸣。

在《我们爱过又忘记》中,余秀华将脑缺氧造成脑瘫的个人命运与广泛的情感体验巧妙结合,让读者感受到,无论生活的困难有多大,内心的温暖与希望从不曾熄灭。她的作品,就像一盏指路明灯,为迷茫中的人们指引方向。

余秀华的这部诗集不仅展现了她卓越的文学才华,更传递出了坚韧不拔、爱恨交加的人生态度。她告诉我们,即使我们爱过又忘记,生活依旧值得珍惜与歌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