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回复: 2

《致命爱人》 简・蒙克顿・史密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纪实 
s34274898.jpg          

书名:致命爱人
作者:简・蒙克顿・史密斯
分类:文学 纪实
ISBN:9787532790425      

内容简介

亲密伴侣为何变身致命爱人?

情感操纵缘何导致家庭凶案?

爱,从来都不是暴力和操纵。

亲密伴侣凶杀案在全世界导致大量女性死亡。

在英国,每周有2名女性被伴侣杀害;在美国,每天有3名受害者;而在墨西哥,每天大约有5名。2020年,在新冠疫情导致封控后,英国的亲密伴侣凶杀率翻了一番,全球各地也都出现了类似的增长。在亲密伴侣凶杀案中,女性构成了受害者的82%。对于女性,危险极有可能来自与她保持或曾保持过亲密关系的男性。

凶手不会突然失控,家庭暴力是理解亲密伴侣凶杀案的核心。

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通过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构造出凶手的画像以及他们杀害妻子、伴侣甚至孩子的动机,并从中发现凶手往往遵循情感操纵的模式。然而,情感操纵往往难以察觉、令人费解,或隐蔽至深。

任何人都可能落入情感操纵的陷阱。

如今在英国,情感操纵已经是一种刑事犯罪。史密斯教授的工作致力于找到帮助个人、慈善机构、警察部门和司法机关指认和识别情感操纵模式的方法,追踪潜在受害者的风险是如何逐渐升级的。她将这种逐渐升级的风险分为八个阶段,即“凶杀时间轴”。

《致命爱人》利用工作中搜集的真实个案,逐一回顾“凶杀时间轴”的八个阶段,直观显示受害者、施暴者和杀人犯在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戳破那些有关情感操纵、家庭暴力和激情杀人的“神话”。

作者简介

简・蒙克顿・史密斯(Jane Monckton Smith)教授是一名犯罪模式学家,专门研究凶杀、情感操纵和跟踪骚扰等案件。作为该领域的专家,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出版了多本有关凶杀和刑事调查的学术专著。她还设计有一种可了解、评估家庭暴力案中凶杀风险的新模型。她的成果被广泛地用以改进警察和其他专业人士的实践工作。除了研究以外,她还参与调查凶杀案的相关工作,为英国内政部审查案件,就引发社会关注的复杂谋杀案向警方和审查小组提供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命爱人》这本书,由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撰写,通过深入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构造出了凶手的心理画像及其动机。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点评:

1. 情感操纵研究:
    - 书中指出,家庭暴力是理解亲密伴侣凶杀案的核心,且这种暴力往往伴随着深层次的情感操纵。
    - 教授发现,情感操纵的行为可能难以被察觉,甚至隐藏得极深,对人们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

2. 凶手犯罪模式:
    - 史密斯教授在研究中识别出凶手常见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有助于人们防患于未然。
    - 书籍揭示了凶手杀害妻子或伴侣前所遵循的操纵模式的重要性,这为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3. 家庭凶案后果:
    - 亲密伴侣凶杀案在全球导致大量女性死亡,英国和美国的数据尤其触目惊心。
    - 这一现象揭示了家庭凶案不仅是个体悲剧,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4. 社会法律应对:
    - 在英国,情感操纵已经被纳入刑事犯罪范畴,体现了法律对于这类犯罪的重视。
    - 这一点凸显了社会对于家庭暴力和情感操纵问题的逐渐觉醒和法律制度的完善。

5. 预防策略教育:
    - 书中虽未直接提及预防措施,但通过对案件分析的深入,为潜在的预防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 教育公众识别情感操纵的早期信号可能会降低受害者的风险。

6. 作品现实意义:
    - 《致命爱人》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家庭暴力背后的情感操纵的认识。
    - 通过详细案例的分析帮助人们意识到爱与暴力的区别,促进社会对于健康关系的追求。

7. 著作学术价值:
    - 作为犯罪模式学的著作,该书对研究人员、法律工作者以及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具有指导意义。
    - 它填补了亲密伴侣凶杀研究领域的空白,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8. 阅读启示影响:
    - 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关于如何识别和防范潜在危险伴侣的知识。
    - 书籍中的案例分析引发的公众讨论可能促进了社会态度的变化以及对家庭暴力的零容忍政策的推动。

综上所述,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家庭中的暴力问题,社会各界可以合作推广相关的知识教育,包括辨识操纵性行为的方法、提供受害者支持服务、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同时,应鼓励受害者打破沉默,勇敢站出来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形成更加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的社会风气。《致命爱人》这本书不仅在学术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提升公众意识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命爱人》这本书,由犯罪模式学家简・蒙克顿・史密斯教授所著,她通过深入研究400多起亲密伴侣凶杀案,揭示了家庭暴力背后的心理和犯罪动机。以下将从多个角度对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犯罪动机:
   - 史密斯教授发现凶手往往遵循特定的情感操纵模式。
   - 她构造的凶手画像揭示了他们杀害妻子、伴侣甚至孩子的动机。

2. 情感操纵:
   - 书中详细描述了情感操纵的过程和其对受害者的影响。
   - 史密斯教授的研究强调了识别和应对情感操纵的重要性。

3. 跟踪骚扰:
   - 史密斯教授专门研究了跟踪骚扰案件,为读者提供了对这些行为背后心理机制的深入了解。

4. 女性犯罪:
   - 作为女性和母亲,史密斯教授的个人经历也为她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5. 预防策略:
   - 书中不仅分析了犯罪模式,还提出了预防策略,旨在帮助潜在受害者识别危险信号并寻求帮助。

6. 专业分析:
   - 史密斯教授的专业分析为理解这些复杂案件提供了科学基础。

7. 真实案例:
   -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书中展示了家庭暴力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8. 社会影响:
   - 史密斯教授的研究强调了社会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和反应的重要性。

此外,读者在阅读《致命爱人》时,可能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 在阅读本书时,读者应保持开放的心态,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提高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 对于那些身边可能存在家庭暴力问题的人,书中的内容可能会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 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史密斯教授的研究可以作为参考,以更专业的视角来看待这类案件。
- 普通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对犯罪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沉浸于案件的负面影响中。

总的来说,《致命爱人》这本书通过对亲密伴侣凶杀案的深入分析,展现了家庭暴力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史密斯教授的研究不仅为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也为公众提供了关于如何识别和防范家庭暴力的实用建议。书中的精彩部分在于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对这一社会问题的全面剖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