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回复: 2

《中国经学史十讲》 朱维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历史 
s33589973.jpg          

书名:中国经学史十讲
作者:朱维铮
分类:中国 历史
ISBN:9787521702545      

内容简介

“经”原先只是指代一种纺织工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其逐渐变成了唯指孔子亲授的儒家五经的专称。朱先生认为,自独尊儒术,占统治地位的经学便以学随术变为主导取向。所谓“学随术变”即司马迁首先揭示的“以经术缘饰吏治”,据经传释义争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朱先生治学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追求多角度审视历史,尽力还原其真实性,本书正是朱先生据自己的观察,为经学史提供的一种全新视角。

作者简介

朱维铮(1936-2012),中国经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史、中国史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近代史等多个领域的历史学家,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2006年曾获德国汉堡大学荣誉博士,此前从未有中国人获此荣誉,也是自季羡林之后,另一位获得德国高等学府授予的荣誉博士的中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中国经学史十讲》评点

朱维铮先生的《中国经学史十讲》,以它条分缕析的叙述和深邃的思考,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窗。书中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对中国经学发展历程的深刻剖析,将经学的演变与中国文化、社会的变迁紧密相连,勾勒出了一幅精细的历史画卷。

书中关于中世纪中国经学史的简说,让我对经学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作者不仅陈述了事实,更从文化的角度审视经学,提出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如在讲述儒术独尊的转折过程中,朱维铮先生不但说明了政治背景,而且深入探讨了这一变化对后世文化心态的影响。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论语》结集脞说一章,作者通过对《论语》结集过程的考察,展示了儒家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不断地解读和重构。先生用充满智慧的笔触,揭示了经典背后的文化意蕴,让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经学研究的丰富层次和深远意义。

朱维铮先生在讲述中国经学的近代行程时,更是运用了宏大的叙事框架,把中国近代史的脉络与经学研究的转型相结合。他认为,经学不是孤立的学问,而是与时俱进的文化现象。这部分论述不仅令人醍醐灌顶,更为理解经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这本书中,朱维铮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经学史的多维度面貌。书中的点评不仅是对经学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中国经学史十讲》点评

朱维铮教授的《中国经学史十讲》是一本探讨中世纪中国经学史、中国经学与文化以及近代行程等多个方面的力作。书中不仅简述了中国经学的发展历程,还深入分析了经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近代以来经学的演变和面临的挑战。

朱维铮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在书中细致勾勒了中国经学的丰富脉络。他的文字简洁明了,将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阐述得条理清晰,使读者即便是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也能轻松理解。尤其是他对于中世纪时期经学的阐述,不仅列举了丰富的历史事实,还融入了作者独到的见解,让这段历史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

在讨论“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这一议题时,朱教授展现了他广博的知识面和敏锐的文化洞察力。他不仅追溯了经学的历史渊源,而且深入探讨了经学如何影响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教育模式乃至社会风俗。这些讨论不只局限于学术领域,更触及到了经学对普通人生活的深远影响,显示了朱教授将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厚功力。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朱维铮在探讨“儒术独尊的转折过程”时,不仅仅满足于历史事实的陈述,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对《论语》结集的脞说,他揭示了儒家思想如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重新解读和利用,以及这种变化对社会思想文化的长远影响。这种深入浅出的分析方式,大大提高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朱教授在讲述中国经学的近代行程时,同样体现了他卓越的历史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他不仅梳理了经学在近代中国的变迁,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比如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等,这些都是当代学者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朱维铮通过《中国经学史十讲》展现了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卓越才华。他不仅以清晰的叙述带领读者穿越中国经学的时空长廊,更以深刻的见解启迪思考,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学术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