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4|回复: 2

《聊斋新义》 汪曾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33535892.jpg          

书名:聊斋新义
作者:汪曾祺
分类:文学
ISBN:9787218138640      

内容简介

● 《聊斋新义》是汪曾祺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改写,共13篇。汪曾祺在改写时,保留了古代笔记小说的叙事特点,削弱原著中传奇性的情节,以他独有的清新质朴的语言魅力及其一贯的小说创作风格,开“新笔记体小说”之先河,并将古本《聊斋》的故事和人物注入现代意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视界,从一个新的高度对原著中男女之间、人狐之间,甚至人与动物、死物之间的故事进行了颠覆、重构与提升,使其不再只是奇闻异事的记录,堪称难以超越的对蒲松龄原著的“故事新编”。

● 《聊斋新义》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颠覆、重构、提升聊斋故事,充溢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异魅力!——《聊斋》由汪曾祺来改写再合适不过了!

● 汪曾祺的《聊斋新义》对古老的《聊斋》“小改而大动”,去芜存精,从哲学的高度、审美的视角,对故事、人物“注入现代意识”,也注入更多生命性灵,更多人性的幽微曲折,更多道法自然的生命本真。

● 汪曾祺《聊斋新义》第一个单行本,一次难以超越的对蒲松龄原著的“故事新编”!

● 汪曾祺诞辰100周年,史航特别策划+作序推荐,贾平凹、贾樟柯、周迅、张译、郭德纲、马伯庸特别推荐!

● 《聊斋新义》,让你见识古中国的深情。——史航

● 汪是一文狐,修 炼成老精。——贾平凹

● 凡事有因果,万物有轮回。常赶集还怕看不见卖大火烧的?所以,没人躲得开聊斋,不论新旧。——郭德纲

● 汪曾祺改写的13个聊斋故事+于受万13幅插画+蒲松龄13篇原文,一书三看!

● 汪曾祺《聊斋新义》仅存手稿+蒲松龄《聊斋志异》高清手稿,四色全彩印刷,值得珍藏!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曾就读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历任北京历史博物馆职员、《北京文艺》编辑、《民间文学》编辑、北京京剧团编剧、中国作协顾问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异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矮纸集》,散文集《晚翠文谈》《蒲桥集》《逝水》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聊斋新义》:旧瓶新酒的清新之作

《聊斋新义》是汪曾祺对经典名著《聊斋志异》的一次创新性改写,它收录了汪曾祺创作晚期的29篇短篇小说,包括13篇改写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的作品和16篇新笔记体小说。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用现代的视角重塑了传统故事,既保留了原著的神韵,又赋予了新的文学生命。

在改写《聊斋志异》时,汪曾祺巧妙地削弱了原作中的传奇性情节,代之以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和一贯的叙事技巧。这种改写不仅让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光彩,还开创了“新笔记体小说”的先河。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法,汪曾祺成功地将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接轨,架起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

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可以看作是汪曾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与重新解读。在处理人物和情节时,他既细致入微地刻画每一个细节,又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比如,在对《聊斋》中的某些角色进行描写时,汪曾祺着墨于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使这些角色更具有血有肉的质感,而不是简单的道德符号。

阅读《聊斋新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汪曾祺如何通过对细节的精妙描写来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吸引力。例如,在描写景物时,他常利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生动的背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场景的气氛。在描写人物对话时,又能够透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汪曾祺的这种独到的创作手法,使得《聊斋新义》不仅仅是对古典文学的简单改写,而是深具创新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而且在这个世界中传递出作者对于人性、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聊斋新义》是汪曾祺倾注心力的作品,它以旧瓶新酒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温文尔雅的文学追求。作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现代版解读,它成功地将古代的故事讲述给今天的读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美的文学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聊斋新义》精彩篇章剖析

汪曾祺的《聊斋新义》以其独特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为读者呈现了经典与现代交融的美学盛宴。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对《聊斋志异》故事简单的改写,而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再创造。

在《聊斋新义》中,汪曾祺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结合起来。他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让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机。比如,他对原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心理刻画,使之更符合现代读者的审美和思维习惯。这种跨时代的创新,是书中值得称赞的亮点之一。

汪曾祺的语言艺术在《聊斋新义》中展现无遗。他的文笔简洁而富有诗意,既有文言文的古雅,又不失现代文学的通俗。这样的语言运用,使得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幅精致的画卷,令人回味无穷。例如,他如何通过寥寥数笔就勾勒出情景与人物,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故事的情感波动。

再者,汪曾祺在改写这些故事时,并非简单地复刻,而是在保持原故事精髓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于人性、社会、伦理的思考。这些深层次的思考,赋予了故事以新的意义和价值。《聊斋新义》中的故事,因而不再只是怪力乱神的猎奇录,而是承载着作者对于生命和哲理深刻体悟的文本。

书中对女性形象的重塑尤其引人注目。汪曾祺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弱,更是强调了她们的独立与坚韧,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通过对女性角色深刻而细腻的描绘,汪曾祺表现出了对性别平等的倡导和对传统男女角色的反思。

《聊斋新义》作为汪曾祺晚年的代表作,不仅是他个人文学追求的集大成,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阅读这些故事,不难发现作者精妙的构思与深沉的内涵。从每个细节的精致描摹,到对传统故事框架的突破和超越,汪曾祺都展现了非凡的文学才华。

《聊斋新义》是汪曾祺以现代人的视角对古代作品的重新解读和创造。这本书不仅成功地为古代小说注入了新的生命,也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文学大师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艺术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