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1|回复: 2

《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 格雷厄姆・格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34278686.jpg          

书名: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
作者:格雷厄姆・格林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49637867      

内容简介

*当你燃尽生活热情的时候,正是该去追随内心热爱的时候。*

*诺奖得主的精神偶像和导师,讲述现代人的常见病症:丧、躺平、燃尽自我、自我厌恶、厌世、内耗、倦怠、麻木……

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格雷厄姆·格林

21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 一生虽未获奖,却被一众诺奖得主视为精神偶像和导师:马尔克斯、福克纳、奈保尔、库切、威廉·戈尔丁、马里奥·略萨等

格林先生,我是您的忠实读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文学翻译家傅惟慈挚爱的格林小说

直击“丧”“躺平”的本质,带你找寻真实自我与内心热爱。

“痛苦是一种只要你需要,随时就可以提供给你的东西。”

著名文学翻译家傅惟慈经典译本,全新精装上市

建筑师奎里得了一种疾病——一种燃尽了生活热情的病。

他肢体健康健全,精神残缺不全;一边疲惫地活着,一边无助地寻找出路。

他抛下城市的浮华与喧嚣,将自我放逐到非洲密林之中。

面对破败和贫穷,他久违地感受到幸福与富足。

他以为自己即将痊愈,却没想到一切只是风暴来临前的先兆。

本书讲述的,不是一个遥远大陆的虚构故事,而是你我身边的真实日常。

我们都或多或少像主人公这样,歇斯底里地燃尽自我,然后不可抑制地陷入虚空。

作者简介

[英]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21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67年写作生涯,创作超过25部小说,被称为20世纪文学大师。1950年,初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76年,获美国悬疑作家协会大师奖;1981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1986年,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功绩勋章。

格林一生游历于墨西哥、西非、南非、越南、古巴、中东等战乱之地,还曾任职于英国军情六处,从事间谍工作,并以此为背景创作小说。他关注人类灵魂深处的挣扎与救赎、内心的道德和精神斗争,被誉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

《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是格林著名的严肃小说代表作之一,写作灵感源于格林脑中的一个场景:一个人“突然到来了”。本书将故事背景置于刚果一个偏远破败的麻风病院,通过一个寻求自我救赎的主人公.深刻探讨了个体存在的意义。英文

书名中的“burnt-out”,既指麻风病病人在失去身体的部分知觉后自愈,也指主人公奎里被虚荣与虚伪等精神上的“病菌”感染后燃尽生活热情,最终在绝望中找回自我存在的价值。

傅惟慈(1923—2014)

著名文学翻泽家。1923年生于哈尔滨,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院校讲授语言、文学课。精通英.德、俄等多国语言,译著有数百万字,是将格雷厄姆·格林、毛姆等西方作家作品引进国内的重要译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读后感

《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背景设定。作品以刚果的一个破败麻风病院为故事舞台,这样的选择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力。格林巧妙地利用这个孤立而又充满绝望的环境,去放大并审视人内心的焦虑和希望。

我认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格林笔下寻求自我救赎的典型代表。他的旅程,从物质世界到精神领域,折射出个体存在意义的深层探究。通过主人公对自我价值的不断追求,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以及对人性深处的深刻理解。

在阅读中,我被格林的文字所吸引,他如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相互映照,形成一种独特的对比效果。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也使得主题更加突出。例如,书中描写的病院的破败与病人的痛苦,无不提醒着我们,生活虽有诸多不公,但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个人的救赎之路是不可或缺的。

书中的细节处理也非常精彩,像是主人公与周围人物的互动,以及他在内心挣扎与现实抗争中的微妙变化。这些细节构建了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构思方面,我特别欣赏格林是如何将写作灵感转化为实际的故事线。据搜索结果显示,本书的灵感来自于格林脑中的一个场景:“一个人‘突然到来了’”。他将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最终塑造出现在的经典之作。

《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格雷厄姆·格林作为文坛大师的叙事技巧,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对人类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这是一部引人入胜、思想深邃的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格林笔下的人性剖析

《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是格雷厄姆·格林的严肃小说代表作,它以刚果一个破败的麻风病院为背景,用精致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寻求自我救赎的主人公。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被深深打动,不仅因为其独特的故事背景,更因为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对个体存在意义的深度探讨。

在阅读本书时,我特别注意到格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的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一个人“突然到来了”。这个概念在书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主人公的到来的确带着一种突兀和必然,仿佛命运之手将他推向了这个偏远的麻风病院。在这里,他开始了自我探索和救赎的过程,也在无形中引领读者审视内心深处的自我。

我认为,这部作品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疾病与救赎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爱与牺牲的深刻叙事。格林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展现了人类在绝境中的软弱与力量,绝望与希望,以及最终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这本书的情节构建精妙而不失自然,角色刻画生动且充满深度。尤其是科林医生这一角色,其实证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奇妙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帮助中寻找到的生命意义。我特别欣赏格林如何在书中融合了医学与人文学的元素,使得整部作品既有科学的精神,又不乏文学的温柔。

这本书对于个体存在意义的探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我、审视生活,这种思考是一次难得的精神洗礼。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能够在众多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格林小说中的佳作。

最让我动容的是书中所传达的一种信念:不管人生路途多么黑暗,只要持续追寻,终有光明可见。这部作品并不是鼓舞人心的励志书籍,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提醒我们,即使身处绝境,内心仍有希望之光在燃烧。

《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杰作。它以精致的叙述、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格林的这部作品,无疑为现代文学增添了一部探索人性深渊与高峰的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