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回复: 2

《绿房子(略萨作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经典 
s34298862.jpg          

书名:绿房子(略萨作品)
作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分类:文学 经典
ISBN:9787020172207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秘鲁皮乌拉城一所妓院的兴衰展开多重故事线,从政客到流氓,从修女到妓女,从孤儿到医生,从军官到士兵,从神父到妓院老板,从外国冒险家到忍无可忍起而反抗的印第安人……

过去与现在、此地与彼地、对白与独白、幻想与现实混在一起。读者阅读时,可以同时感受到巨大的信息量与强烈的冲击力。

作者简介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Jorge Mario Pedro Vargas Llosa,1936年3月28日-),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作家及诗人。创作小说、剧本、散文随笔、诗、文学评论、政论杂文,也曾导演舞台剧、电影和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及从政。诡谲瑰奇的小说技法与丰富多样而深刻的内容为他带来“结构写实主义大师”的称号。因“他对权力结构描绘,以及他那反抗、起义、失败的犀利印象”获颁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房子》这本书,不仅揭示了社会底层的面貌,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以下将从多个方面对其中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结构巧妙:
   - 小说采用多重叙述视角,将不同人物的故事层层叠加,形成一个立体的社会画卷。
   - 时间在略萨笔下不是线性流淌,而是通过回忆和预兆被重新排列,增强了故事的悬疑感。
   - 现实与虚构交织,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质疑事件的真伪,增加了阅读的参与感。

2. 人物刻画:
   - 每个角色都拥有鲜明的个性,从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平民到有权有势的商人,无一雷同。
   - 人物性格的发展随着故事的推进而逐渐展开,他们的成长、转变乃至堕落都显得合情合理。
   -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爱恨交织,反映出人性的复杂多面。

3. 主题深刻:
   - 《绿房子》不仅仅是一部情节丰富的小说,它深刻地探讨了欲望、道德和社会秩序等主题。
   - 通过人物的不同命运,展现了个体如何在社会压力下挣扎,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
   - 绿房子作为象征,指向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差距。

4. 语言风格:
   - 略萨的语言细腻而富有诗意,即便是描写最为贫穷肮脏的角落,也难掩文字之美。
   - 叙述中融合了大量的对话和内心独白,使得场景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真切。
   - 而且作者擅长运用讽刺和幽默手法,让沉重的主题之下仍有轻松的呼吸。

5. 文化批判:
   - 小说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反映了当时拉丁美洲社会的普遍问题。
   - 同时,也对西方文明的伪善和介入进行了控诉,显示了作者对于民族未来的担忧。
   - 《绿房子》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性和社会进步的乐观信念。

6. 情节构造:
   - 紧凑的情节安排使得小说充满了吸引力,每个章节都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 小说中的高潮迭起,每个转折都精心设计,既符合人物性格,又服务于主题的深化。
   - 略萨善于在情节发展中埋下伏笔,使得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7. 象征意义:
   - “绿房子”这一意象贯穿全书,象征着希望与梦想的栖息地,同时也暗示着幻灭与囚禁。
   - 小说中的其他元素,如暴风雨、疾病和外乡人,同样承载着丰富的象征含义。
   - 这些象征意义的运用加深了小说的内涵,使其成为可供多重解读的文学之作。

8. 文化传承:
   - 《绿房子》虽然根植于秘鲁的土壤,但其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略萨在书中巧妙地融入了秘鲁的民间传说和文化特色,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
   - 作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的代表作,该书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略萨文学观念的重要资料。

此外,在深入剖析《绿房子》之后,为读者提供一些延伸思考的角度:

- 考虑到作者本人的生活背景,可以探究略萨的个人经历如何影响了小说的创作。
- 对于那些对结构现实主义感兴趣的人来说,可以将《绿房子》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
- 同时,也可以分析小说中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如何反映当时拉丁美洲社会的现实状况。

综上所述,《绿房子》以其错综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主题,展示了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深邃的文学才华。这部作品不仅在技巧上令人赞叹,在文化内涵与社会批判上也堪称典范。无论是文学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在阅读中获得思考与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房子》这本书生动描述了秘鲁北部的社会生活,通过一家妓院的兴衰过程,展现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群像。下面将对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独特的写作技巧
   - 结构安排:小说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独特创新,将复杂的故事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社会画卷。
   - 时间处理:通过时间的倒转和重叠,略萨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
   - 虚实交融:小说中幻想与现实相互穿插,让读者在阅读中不断重新构建对故事的理解和预期。

2. 丰富的人物描绘
   - 多元化角色:从政客、流氓到修女、妓女,从孤儿、医生到军官、士兵,小说涵盖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
   - 深层人物刻画: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性格、命运以及彼此之间的交织关系,都极具深度和张力。
   - 并置对比:不同身份和背景的人物并置对比,展示了秘鲁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丛林社会为背景
   - 空间背景:以秘鲁北部的丛林作为小说的背景,为故事增添了原始和神秘的气息。
   - 外部环境影响:妓院的兴衰与丛林环境的荒凉和与世隔绝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4. 错综复杂的情节
   - 并进叙事:小说采用多线叙事,让读者能够同时跟进多个故事线,增加了阅读的吸引力和参与感。
   - 巧妙布局:略萨巧妙地安排每个情节的发展和转折,使得整个小说的剧情充满了惊喜和不可预测性。

5. 深刻社会历史
   - 历史纵切面:通过妓院的兴亡盛衰折射出的是国家的深层历史,将小说的层面提升到了历史和社会的高度。
   - 社会问题探讨:小说触及了许多敏感而深刻的社会问题,如权力的腐败、人性的复杂和社会不公等。

6. 丰富的文学奖项
   - 文学地位确认:小说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读者的口碑中,其获得的多个文学奖项更是对其文学价值的认可。
   - 国际认可度:罗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得主的身份,表明了略萨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国际影响力。

7. 生动的现实主义
   - 细节描写:小说中对日常生活细节进行了精确的描写,使得虚构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 社会关怀:现实主义的写法凸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关怀和同情。

8. 深远的文化影响
   - 文化反思:小说对秘鲁本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和反思,对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 普遍价值:虽以秘鲁为背景,但所探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对不同文化的读者都有思考的价值。

此外,在阅读《绿房子》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思维开放:书中的多重叙述和虚实相生的手法要求读者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
- 耐心细致:由于小说结构复杂,读者需要耐心细致的阅读,才能把握各个故事线的发展脉络。
- 文化背景了解:熟悉秘鲁和拉丁美洲的文化背景知识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小说内容。

总的来说,《绿房子》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一部杰作,它不仅以其错综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人物群像挑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以深邃的历史纵切面和社会问题探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这本书的成功在于它超越了线性叙事的局限,运用了多层次和多视角的叙事技巧,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且多元的秘鲁社会图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