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回复: 2

《理念的力量》 张维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经济 
s28002332.jpg          

书名:理念的力量
作者:张维迎
分类:中国 经济
ISBN:9787560434957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年来所主张、研究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作者长期思考的影响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前沿的一流经济学家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经济和世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

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理念是重要的,人的行为不仅受利益的支配,也受理念的支配。

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基本上都是在新的理念推动下出现的,没有理念的变化就没有制度和政策的改变。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所取得的成就是理念变化的结果,中国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走出一些错误的理念陷阱,而没有思想市场,就很难有新的理念的出现和传播,从而整个社会就会失去变革的源泉。

作者简介

张维迎,1959 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 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 ;1984 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 ;1990 年 9 月入牛津大学读书 ;1992 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 年获博士学位 ;1994 年 8 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2006)和院长(2006-2010)。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 :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4 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中国改革 30 年》(2008),《市场的逻辑》(2010),《什么改变中国》(2012),《通往市场之路》(2012),《博弈与社会》(2013),《改革新启蒙》(2014),等。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2000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获得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 年,选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 30 年,经济 30人”;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3年,获得网易财经“年度最有影响力经济学家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维迎的《理念的力量》不仅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它亦是一份关于改革与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的指南。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其深刻的市场理论、法治思想、改革观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预见性分析,在此基础上为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下面我将围绕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及其对现实和未来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点评:

1. 自由市场的理论创新:
   - 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提出的价格双轨制,体现了其对自由市场的深刻洞察。
   - 书中对于市场机制的分析,展现了作者长期以来对市场自由的坚持和理论创新。

2. 社会改革的深远影响:
   - 张维迎的理念不仅影响了经济领域,更广泛地作用于中国的社会改革。
   - 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展示了理念如何在实践中发挥引导改革的作用。

3. 法治思想的系统阐述:
   - 在论述市场经济的同时,张教授也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为市场经济奠定法治基础。
   - 书中对法治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讨论,提供了值得政策制定者借鉴的视角。

4. 改革理念的持续演进:
   - 二十四个重大理念的提出,不仅总结了过去的改革经验,还为中国未来的改革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引。
   - 这些理念反映了作者长期的思考与研究,是对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深刻解读。

5. 中国未来的预判分析:
   - 张维迎不仅着眼于现在,更将视野延伸到了未来,对中国的发展走向给出了自己的预言。
   - 书中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为读者提供了思考中国未来可能性的新视角。

6. 著作内容的普适阅读:
   - 尽管涉及经济学的内容,但本书没有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使得普通读者也能轻松阅读并理解其中的论点。
   - 这种浅显易懂的写作风格,极大地增强了书籍观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7. 实践理论的紧密结合:
   - 张维迎教授在书中提到的理念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紧密连接实际,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
   - 这种结合实践的理论探讨,为理论的落地提供了可能,也为政策执行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8. 公众启蒙的启示录:
   - 通过阐述理念的力量,本书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公众启蒙,帮助人们理解和形成更为全面和前瞻的世界观。
   - 它不仅仅是经济学者的案头书,更是广大社会公众认识世界、理解变革、展望未来的窗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读者在阅读本书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了解作者提出的理念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社会意义。
- 思考这些理念如何应用到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去。
- 关注理念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阻力,以及应对策略。
- 寻找书中提出的理念在实际改革中的体现,增进对改革成果的认识。

综上所述,《理念的力量》一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创新的理论和深刻的预见性分析,成为了一部展现张维迎经济学思想的重要作品。书中所提出的诸多理念,无论是对经济学研究者,还是对一般社会公众,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理念的力量》这本书深刻阐述了影响中国未来发展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并涵盖了市场、法治、改革等重要领域。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作品,更是一本关于中国现代化道路和社会发展思考的书籍。下面将详细点评书中的精彩部分:

1. 市场的作用
   - 市场定义:市场不仅是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平台,更是价值的发现者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者。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最有效的供给和需求信号,它指导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
   - 市场机制:市场通过竞争机制促进效率提升,创新激励,消费者权益的保障等多方面作用,推动社会整体的经济繁荣与进步。

2. 法治的重要性
   - 法律基石:在现代社会,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的基础。没有法治,市场经济不可能健康发展,社会公正难以实现。
   - 法治实践:书中不仅强调了法治的理论重要性,还探讨了在中国特定社会背景下,如何深化法治建设,如何处理好法治与改革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3. 改革的路径
   - 改革策略:改革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张维迎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路径,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和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观点。
   - 改革挑战: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挑战,如既得利益的阻碍,改革的深度和广度问题,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等,都是书中详细讨论的内容。

4. 未来的发展
   - 发展趋势:作者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认为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才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
   - 发展策略: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书中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具体建议。

5. 理念的贡献
   - 理念定义:理念即信念和价值观,是对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它能引导人们的行动方向,影响社会发展的轨迹。
   - 理念作用: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理念的力量,即错误的理念会导致社会的倒退,而正确的理念则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作者通过分析不同的社会理念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呼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此外,在了解上述内容后,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理念与文化的关系:在分析中国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理念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对于理解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国内外案例分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不同理念是如何在实际中发挥作用的,以及这些理念实施的结果和反馈如何。

总的来说,《理念的力量》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更是一部哲学和社会学的融合之作。这本书通过对影响中国未来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的深入分析,展示了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书中对市场、法治、改革等方面的论述,为理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