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回复: 2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上野千鹤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日本 
s34229484.jpg          

书名: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作者:上野千鹤子
分类:文学 日本
ISBN:9787544790710      

内容简介

不想在养老院、也不想在医院,而是在自己熟悉的家中、以自己的方式迎来最后的时光——这恐怕是很多人对自己晚年的期许了。

在《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中,上野千鹤子通过对日本的医疗、看护、护理等最新情况的全面调研,分享自己为晚年生活所做的准备,带给读者“一个人在家带着尊严离世可以实现”的信心。在老龄化社会日益临近、独居人口逐渐增多的当下,上野千鹤子的观察和心得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继“一个人的老后”系列,上野千鹤子再推全新重磅力作,全面展现日本最新养老、护理情况,详细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利弊;

直面老龄化社会难题,击退 “孤独死”恐慌;

独居者老后只能去养老院或者医院吗?安乐死、尊严死是一种正义吗?患上认知障碍症的老人能居家养老吗?

日文版上市一年,加印14次,发行24万册;

毛丹青、淡豹 联合推荐;

我没有家人,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活。现年72岁。未来也会继续走着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被认定为需要看护的级别,然后一个人静静地死去。如果某天我的死亡被人发现,我不希望被人们认为是“孤独死”。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上野千鹤子

这本书让你了解日本人的生死观,很日常很真实。同时,上野千鹤子对医疗、看护、“孤独死”等方面的发现和洞见,也令人深思。——毛丹青

这是本相当激进的书。上野千鹤子给出了高度老龄化社会面对的问题,以及一种将“护理去家庭化”与“居家生活”相结合的畅想。——淡 豹

作者简介

上野千鹤子,日本著名社会学学者、女性主义学者。1948年生于日本富山县,1977年获京都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学位。现任WAN理事长、立命馆大学特聘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代表作有《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近代家庭的形成与终结》《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等。

廖荣发,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厦门大学日语系,兼任早稻田大学日本古籍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汉学研究。译著有《美丽村》和《日本和歌物语集》(合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精辟观点剖析

上野千鹤子的作品《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以日本高度老龄化社会为背景,深度剖析了面对死亡与临终的各种问题。作为东京大学人文社会学系教授,作者将自身对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准备,以及针对医疗、看护、护理等领域的全面调研成果融入书中,给予了读者关于尊严终老的无限思考。

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是作者提出的“终活”概念。这一日语词汇,直译为“为生命的终点而展开的活动”,实质上是指围绕临终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和活动。上野千鹤子不仅阐述了这一理念,更通过自己为晚年所做的筹备实践,展示了如何实现在熟悉的家中,带着尊严离世的可能性。

书中提到,即使是在高度发达的医疗环境中,依然存在着许多关于生与死的误区和困境。作者通过对日本当前医疗、看护、护理体系的全面调研,揭示了现代医疗在延长生命同时,可能忽视了生命质量的问题。她强调,一个人如何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保持自我决定权和尊严,是一个值得所有年龄层深思的话题。

在此基础上,上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实际的建议,比如制定生前预嘱、选择适合自己的终老方式等。这些建议不仅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体现了对个体自主权的尊重。正如上野千鹤子所言,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个人都应拥有选择如何面对死亡的权利,这是现代社会应有的人文关怀。

这本书之所以引人入胜,还在于作者将个人的感悟和专业研究相结合,提供了一种积极面对生命终结的态度。她鼓励读者正视老年和死亡,而不是回避或惧怕;呼吁大家以开放的心态讨论和规划生命尽头的生活,让生命在最后阶段也能保持尊严和宁静。

综上,《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不仅是一本关于老龄社会和临终关怀的学术著作,更是一份引导人们深思生命价值和尊严的生命教育读物。上野千鹤子用她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关于如何优雅告别世界的思考蓝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这本书是上野千鹤子基于其对日本医疗、看护、护理等领域的深入调研,结合自己为晚年生活所做准备的心得体会,向读者传递能在熟悉的家中以尊严的方式离世是可能的。以下是对该书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晚年生活的准备:上野千鹤子详细阐述了个人如何为晚年生活做好准备,这包括对于财务规划、住房安排以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考量。她提倡提前做好周密计划,确保老年生活的质量和尊严,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方式。

2. 在家离世的可能性:作者提出了一个人在家中带着尊严离世的可能性,并分享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她通过案例和自身经历,鼓励读者认真思考和准备“终活”,即围绕着人的临终而展开的各种活动。

3. 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性:书中强调了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实现安详晚年的重要性。在日本高度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上野千鹤子讨论了医疗、看护与护理的最新情况,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并改善相关服务体系,以适应老年人的需求。

4. 独居生活的探索:上野千鹤子自己在独居生活方面的探索为读者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她以往著作《独居者的晚年》等书籍的畅销,表明了独居生活课题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则是这一主题的延续和深化。

5. 性别视角的引入:作为女性学、性别学专家,上野千鹤子在书中也不忘从性别角度审视老龄问题。她指出,女性在晚年医疗保健和社会支持方面面临的问题与男性存在差异,需有针对性地研究和提供解决方案。

6. 终活理念的推广:‘终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人们对于生命终点的认识,也引领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上野千鹤子透过书籍将这一理念传达给更广泛的受众,鼓励人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也能保持积极和尊严的生活状态。

结合上述分析,读者在阅读《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时,不妨关注上野千鹤子如何将个人经验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以及她提出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这些内容对于正在或即将面对晚年生活的读者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上野千鹤子深刻的社会观察和细腻的个人体验,更在于其提出的具有实践性的生活策略和对待生命终点的积极态度。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关于如何有尊严地老去和告别的灵感,同时反思如何在社会和个人层面更好地应对老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